夜航船_第四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章 (第1/2页)

    乱世之中,沈清延在平京大学教书的第一个月竟然很平静地就过了。

    那天和霍岚吃了饭之后回家,他敲响了王岳铭的门,大大方方地给一直以来对自己都很好的友人道歉,反倒让王岳铭受宠若惊。他问沈清延是受什么刺激突然来道歉,他只说自己是想通了罢了,如果自己都放弃斗争而是平和对待的话,对方不见得会以相同的方式回报。在这样的时代想要生存便不能温顺地走向灭亡。

    他又开始在王岳铭家吃早晚饭,到周末再回自己在北海的小家,去看看自己养的花树可有长好,那日和霍岚一起吃吃早饭仿佛从未发生,他也逐渐淡忘,回到了自己本该过着的生活。

    课上得也是出乎意料的顺利,他第一节课讲的先秦诗经楚辞时期,到了仲秋已讲到了南北双宋,他最敬爱的东坡先生曾生活的时代。这一时期出于私心他停留地很长,想要多讲一些词,多讲一些词曲背后的历史。他说这似酒酿过的花,在乱世里绽放又凋零。南宋何其像如今的中国,外敌入侵,内又有无数弊病。虽然听王岳铭说校内有学生在周海亭的影响下大搞批判主义,但他的课堂很安宁,学生们都很认真,交上来的课业完成得也很好。

    霍岚是他课上最认真的学生,课上会回答问题,课下会来提问,作业字迹工整,思维灵辩,若完全不知这人到底如何,他应该会是他最喜爱的学生。

    月末的一天霍岚又留堂问了他问题,此日也正好交了作业,学生们为了节约一般会一个大本子从头用到尾,虽然班上人数不多但是垒起来还是高高一摞。霍岚问完问题说:“沈老师,我帮您把作业搬到办公室去吧。”

    当时教室里还有一值日同学在打扫,沈清延没办法当着别的同学的面毫无理由地拒绝霍岚,只好点头答应。

    霍岚抬手去搬本子,沈清延走前面,路过正对小广场的窗户时听到了有学生在楼下集会,被围着的那个学生拿着喇叭举着手:“前清已死,传统文化尽是糟粕,孔孟之道亦是封建愚民之术,必将阻碍民主共和。同学们,我们作为新青年,应当团结起来,打倒祸国害民的封建文化,才能有国家的明日!”

    底下不少人附和,或有人反对但声量也过小,只听越来越多人都开始喊口号,甚至有人开始大叫除封建的第一步应该是废除汉字。

    沈清延在那人群中还看到了一个上他课的学生。他现在只觉得浑身发冷,他攥紧了拳头,他多想大喊简直是一派胡言,但理智与涵养却让他只能站在窗前生闷气。他不知道这究竟是发生了什么,一群说洋文的西人,一群崛起历史不过百年的人,侵入中国不过短短几十年,居然就奴化了那么多的青年,本该成为国之栋梁的青年。

    “沈老师。”霍岚停在他身边,他面色沉静,但看得出也有不悦。沈清延看到他就在想若不是留下提问,他大抵也会在加入那楼下声势浩大的阵容。但他只听霍岚叹了口气,说道:”别在意他们,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我们走吧。”

    沈清延跟着他回办公室,坐下向他道了谢,但似有些出神,霍岚告辞之后他方才反应过来。

    霍岚为什么叹气,他觉得他们说得不对吗。

    他开始翻看交上来的作业,第一本就是霍岚的,他的论文题为《东坡先生的人生境界》,行文流畅,覆盖苏东坡人生的沉浮,结合词句剖析,论其从青壮年时的无畏与斗争到晚年的一蓑烟雨似的淡泊,正如北宋飘摇的国境。结尾论东坡先生的哲思,几百年蹉跎后依然常看常新。

    沈清延私心不想承认他认为霍岚写得很好,可教学还得公平,他刚想要提笔评分,就见笔筒边有一颗牛奶糖,是谁留下的不用言说。

    他忽然很开心,不仅是因为这颗牛奶糖,还因为霍岚在那时叹了气,或许霍岚听了他的课之后有所改观,他或许开始认为文学并未走向末路,霍岚这样才思横溢的人,若是能够加入他所走的路,也可以让他为所爱的一切斗争时没有那么无力,没有那么苍白。

    沈清延回王岳铭家说起了今日的见闻,特意强调了废除汉字此事。王岳铭听完沉默半晌,又拿出了新的一本《青年杂志》递给他,新刊的首文就是《论汉字的存续之必要》,作者依然是骄傲的匿名者。王岳铭义愤填膺地开始说讨此文之檄文,沈清延却看着编辑的名字出神,王岳铭发觉不对停下来,看到自己好友少有情感的眸子里蓄满不甘,甚至有哀伤。

    编辑新增了一位,是霍岚。他当上《青年杂志》的编辑了。

    沈清延觉得下午的自己有些可笑,以为自己传授的知识能够让学生看清传统文化的价值,以为教学的意义得以实现,却发现自己的工作不仅毫无意义,甚至变成了他人批判的工具。今日霍岚的叹息,他以为是觉悟,实际上是同情。

    他以为霍岚和他一样站在楼上,实际上那人和其他喧闹的学生一起,在楼下等着楼塌。

    九月中旬,香山红了一片。陈肃见学生们学习辛苦,大手一挥组织全校去香山赏红叶,当作秋游歇息。

    沈清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