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辅宠妻录(重生) 第136节 (第1/2页)
沈沅却纠结于火腿、螃蟹和鲭鱼这三种浇头的选择。 陆之昀将她的犹豫看在眼里,便瞥了江丰一眼。 江丰立即会意,所以固然沈沅只选择了油爆鲭鱼这一种浇头,他还是给沈沅多端来了两个小碟。 一碟中放着整只的蟹壳,里面呈着澄黄的蟹膏和雪白的蟹rou,另一碟则码着切成薄片的淡红火腿。 沈沅吃面时,不禁问道:“从前在扬州外任时,你没吃过如意馆的饷食吗?” 陆之昀蹙眉看着江丰命小厮给他端上来的,同沈沅一样的菜式,只摇了摇首。 沈沅瞧着他的这副模样,也觉无奈,陆之昀在扬州的那两年,好似就忙着查盐务了,小秦淮没逛过,这地界的淮扬美食也没吃过几道。 “这附近还有家徽包店,都是用松树叶蒸出来的包子,我舅舅早年是从徽地过来的,所以总会让下人去买那家的松叶包子吃。” 沈沅小声地同陆之昀嘀咕着,又道:“但我还是喜欢五丁包。” 陆之昀半敛着冷峻的眉眼,似是忖了一瞬,复又问道:“你知道哪家的五丁包做的最好吃吗?” 沈沅以为陆之昀只是为了应付她,随意地问了一嘴,便回道:“得胜桥的那家富春茶社做的最好吃,好像庖厨都是店家花了大价钱聘的。” 说罢,沈沅却见陆之昀又看了江丰一眼,淡声吩咐道:“记住了吗?” 江丰利落地嗳了一声。 沈沅不解地看向他时,却听江丰同她解释道:“夫人,公爷这是要将你喜欢吃的这几家食肆的厨子,都请到京师去,往后啊,您若是想吃了,他们就能随时为您做了。” 陆之昀于不动声色间,就要出这么大的手笔,自是让沈沅觉得倍觉震惊。 等她面色微诧地看向陆之昀时,男人只用筷箸的尾部指了指她的方向,低声命道:“继续吃。” 等用完了面,天际又开始转阴。 沈沅携着两个丫鬟在附近的点心铺又为廖哥儿和陆蓉挑了几样,眼见着天色愈发乌沉,碧梧便在沈沅的身旁小声催促道:“夫人,应是快下雨了,您赶紧去寻公爷罢。” 沈沅颔了颔首,等转身去搜寻陆之昀的身影时,却见他同一陌生男子并肩站在廊下,似是在交谈着什么要事。 陆之昀身着一袭落拓闲适的青衣长衫,背脊挺拔如松,发上方士巾后的两个长带也随着渐起的秋风飘了起来。 男人的眼神漠冷,亦浸着上位者的淡淡傲睨,同人谈事时,举手投足间散发的气质,格外的成熟稳重。 沈沅知道陆之昀在祈朝的各个布政使司中都有势力和眼线,在扬州,也自是有人帮他打理着要务。 正当她决意等他谈完事后,再去寻他,陆之昀已经提前发现了她的身影。 他身侧的陌生男子则对着他恭敬地作了个揖,随即便很快地离开了廊下。 沈沅这才往陆之昀的方向走了过去。 陆之昀在看向她时,深邃的眉眼间,很快就浸上浅淡却又自然的温和。 沈沅在离他仅几步之遥时,陆之昀缄默地朝她伸出了右手。宽袖随之滑落,他掌根处的狰狞疤痕也露出了一截。 沈沅却于这时想起,十年前,她便是在小东门外的同一个长廊下,第一次见到了陆之昀。 刚过加冠之龄的陆之昀,与云先生,还有现在的陆之昀的身影渐渐重合。 沈沅的心中突然生出了一种,实现了多年夙愿的激越之感。 十年前,她同舅母罗氏有了争吵,就不管不顾地想去京中去寻云致鹭先生,等避雨时看见了陆之昀,他说他认识云先生,可以带她去寻他,她便跟着他上了马车。 思及此,沈沅将白皙的纤手覆在了男人指骨分明的大手上,柔声询问道:“我们该回去了吧?” 陆之昀回道:“嗯。” 随即,沈沅的手很快被陆之昀充斥着力量感的大手反握,他亦牵引着她,将她往他的身前拉进了几分。 沈沅反应不及,下意识地想用手推拒着男人宽阔的胸膛时,却听陆之昀复又嗓音低沉道:“这回不骗你,真的带你去京师找云先生。” 第83章遗嘱 从扬州归返京城的途中一路顺遂,无论是乘水路,还是改陆路,沈沅都被男人搂护着,靠在他的怀里睡了好几个时辰,所以到公府时,并未觉得身子疲累。 陆之昀在到底京郊的馆驿处时,便换好了官服,一进城门,便直奔大内禁城而去。 这日京师的天色明明很晴朗,可当沈沅同陆之昀分别,踏入了公府大门后,却觉府里的气氛有些不大对劲。 暖煦的阳光虽然洒在了她的身上,沈沅却觉寒意侵体,周遭的诸景也显得有些阴恻恻的。 及至穿行过了门厅,沈沅便看见了身着便衣袍服的陆之旸,她隐约记得今日并不是陆之旸休沐的日子,便唤住了他:“七弟,我和公爷不在的日子,府里是不是发生什么事了?” 陆之旸的神情显露了几分颓丧,待对着沈沅揖了一礼后,便耷拉着眉眼回道:“五嫂…祖母她…她病倒了。” 沈沅心中一诧。 她记得没去扬州时,她还带着陆朔熙去了趟云蔚轩,那时陆老太太的身子还算康健,瞧上去并没有什么异样。 好端端地,怎么就突然病倒了? 逢上了她这种岁数,可轻易得不了大病。 “怎么回事?” 沈沅边询问着陆之旸,也顾不得回院子整饬一番,就携着几个丫鬟要往陆老太太的院子处走。 陆之旸跟在一侧,语带懊悔地答道:“都是我的错…五嫂你和五兄去扬州后,我就同祖母提了…提了和碧梧的婚事。也怪我犯了混,顶撞了祖母几句…当天晚上祖母就不行了,陛下得知后便派来了太医照看,也让人一直拿千年老参吊着祖母的命。” 陆之旸的声音越来越低,沈沅瞥了碧梧一眼,也顾不得过多地询问这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