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8节 (第2/2页)
元气。小火熬几个时辰,炖到猪脚酥烂,入口即化的时候,就可以盛出锅了。 崔嬷嬷和王嬷嬷想要给陛下帮忙,却插不上手。她们疑惑地看了看,这种甜腻腻的rou食,娘娘真的会喜欢吃吗? 答案当然是会的。 过了一上午,萧依依听到宝宝的哭声,悠悠地转醒。她再给胖小子喂了一餐,胖小子还没吃饱,她整个人的身体却仿佛被掏空。 太饿了,她感觉自己能吃下一头牛! 幸好,崔嬷嬷端着猪脚姜进来,及时拯救了她。 猪脚本就是下奶之物,本着给儿子攒口粮的想法,萧依依吃起来一点儿也没有心理负担。减肥是什么?早就被她忘得一干二净了。 一个大海碗里装着热气腾腾的猪脚,甜醋的香味让她忍不住流口水了。黑色的甜醋让猪脚染上了酱色,变得入味极了,甜味和rou味相逢,吃着一点儿也不腻。还有炖成黑色的嫩姜,入口爽脆,大部分辛辣味都被融化在汤汁当中,不会像老姜那样辣得过火,但也给舌尖留下少许辣辣的刺痛。 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小辣怡情。 萧依依喝了一口甜醋的汤汁,胃口大开,专心向肥美的猪脚进攻。软糯的猪皮口感非常好,底下的rou被炖煮得脱骨,筷子都不用使力,立刻骨rou分离。醋香甜香rou香通通进入了嘴里,只叫人重复咀嚼的动作,配上两口米饭,吃得更有滋有味了。 站在一旁伺候的,崔嬷嬷闻到猪脚姜的味儿,看得都馋嘴了。 乖乖,放了昂贵的糖和rou,能不好吃吗? 萧依依意有所感,笑着说:“等会儿你们去盛上一碗尝尝,也算沾点喜气。我听说岭南道那边,有产妇生小孩了,都会给亲朋好友送上一碗猪脚姜。” 只可惜,她和李渊两人穿越了过来,原本的亲戚朋友都联系不到了。 “奴婢就谢过娘娘了。”崔嬷嬷如愿以偿地笑了笑,表情还故作夸张,“娘娘的福气深厚,奴婢沾上一星两点,就不还了。” 萧依依被她这么一逗,乐了,她摆了摆手,说道:“去吧,去吧,不用你还。” 崔嬷嬷等萧依依吃过饭,又把屋子收拾干净,才和王嬷嬷退了出去。一个上午换下来的孩子尿布可不少,她们又攒了一大盆,打算在院子里洗洗。 当她们到了水井旁边,打算给小皇子洗衣服时,意外地发现清早拎出去的尿布,都不见了! 只剩下一个空空的大木盆在井边。 王嬷嬷不由得惊叫一声:“这是怎么了?难道有人偷衣服不成?”这可不得了,皇子的贴身物品怎么可以流传出去,万一有人捣鬼就糟了。 崔嬷嬷瞪大了眼睛,环顾四周后松了一口气,她指着院子里一条绳子:“你瞧,那上面挂的不就是小皇子的尿布?肯定是太上皇抽空把孩子尿布都洗了,晾在了上面。” 男人爱干活,本该是值得表扬的。 只是,在尿布的旁边,同一根绳子上还挂着一大串菜干。 几十颗翠绿的小白菜被晒得蔫蔫的,在夏日中成为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两人隐隐可以感觉到,尿布上经久不散的气味,顺着盛夏难得的微风,在向着菜干飘去?然后菜干疏松有孔的结构,像活性炭一样,会吸味啊啊啊啊啊啊。 迷之画风。 童子尿驱百邪,想必太上皇也是这个用意的。 嗯,一定是这样! 似乎领会到最高领导人的精神,两人都没有对萧依依说,这菜干是在尿布旁边晒干的。次日,李渊加了菜干熬成鲜美的rou粥,得到了媳妇的高度好评。 萧依依把碗递给了王嬷嬷:“再来一碗!菜干很香,多放点。” 王嬷嬷照做了,给碗里加了好多菜干。 看来,用童子尿熏出来的菜干,味道的确顶呱呱! 第67章 总而言之,胖小子算是一个挺好养的孩子。 除了吃得有点多以外。 根据两个嬷嬷的说法,胖小子的食量将近平常婴儿的两倍。为了供养这个胖小子,萧依依每天大鱼大rou地吃着,人却丝毫不胖。反倒以rou眼可见的速度,快速地恢复了腰身,瘦了一大圈,看得李渊都心疼极了。 眼看着要出了月子,即将在宫中给小皇子举办满月宴。李渊逗着婴儿床上胖小子,商量着说:“依依姐,这是我们的孩子呢,我给他取名叫元婴,好不好啊?” 他着重地咬字在“孩子”上,宫里有那么多便宜儿子,可只有眼前这一个,才是他的亲儿子啊。 “元”有第一、唯一的意思,元婴,这是他唯一的儿子啊。 “元婴?是个好名字。”萧依依模模糊糊地记得,大唐好像有个王爷,也是叫李元婴的。不过她的儿子就叫这个名儿,管他呢。她摸了摸胖小子的小手,轻声地说,“阿娘的小元婴,你高兴吗?” 胖小子意有所感地咧开了小嘴笑,舌头一吐一吐的,口水把脖子都淹了。 李渊看着媳妇柔美的侧脸,又看看胖小子被挤成一坨的五官。这孩子以后一定要好好减肥啊,不如长大之后真是一胖毁所有。 李渊:“那儿子的小名叫什么?依依姐你取吧。” 萧依依:“叫大胃,隔壁老袁不是说孩子是天上的胃宿托生吗?总要圆回来的。” 因为萧依依身怀空间,这刘家村的改变,是瞒不过有心人的。明眼人都看出来,村里的瓜果蔬菜长得特别好,一样两样还好说,可这遍地作物都生得好,豆角垂着比小臂长,茄子一个有三斤重,那就很难解释了。 李二陛下早就察觉到蹊跷了,幸好有老袁帮忙圆了回去,说胖小子是星宿下凡的孩子,掌管田园农事,才给村子里带来这般变化。 李渊哈哈大笑:“李大胃?哈哈,这胖小子吃得那么多,真不愧是大胃!” 正躺在小床上的滕王,就这样被无良父母决定了小名,甚至被写在了唐史中,被后人称为“大胃王爷”。传闻他吃饭一个顶三,高祖皇帝和孝昭懿皇后为了这个幼子,亲自下海挣钱,就为了让这个儿子吃好喝好。 而又因为一篇入选高中语文课本的文言文,小胖子被万千高三生都记住了。 此处暂且不提。 七月二十日 虽然太上皇已经不住大安居了,但是今日的大安宫被打扫得整洁一新,宫人们互相检查着,只等待陛下和太上皇后带着小皇子回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