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正文 三 情系高原 云海天边(38) (第1/2页)
拉萨素有“太阳城”之称。但是为何有此称号我想大家也许并不是特别了解。在这之前我也是上网查阅了相关资料,下面将查阅资料和大家做一分享。 我国有两个以星球命名的城市,那就是“太阳城”拉萨和“月亮城”西昌。 人们对西藏的向往,并不仅仅是她那神秘独特的人文景观和宗教氛围,其实,真正“功不可没”的是那里的阳光,是那湛蓝的天空衬托着的光芒万丈的太阳。 西藏首府拉萨,位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南部,这里海拔3658米,年日照时数300时,太阳总辐射量每年高达202千卡/平方厘米,比成都(88千卡/平方厘米)高出2.5倍,是全国太阳辐射能量最强的地区,素有“太阳城”之称。究其原因有三:一是由于这里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大;二是这里海拔高,空气稀薄而洁净,太阳辐射在大气中的损耗少;三是这里的晴天多,全年无雾,日照时间长,远远超过同纬度的其它城市,阳光格外灿烂,非常利于接受太阳辐射。拉萨最大的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白天和夜间的气温差异明显,特别是午后太阳照射着的地方暖和,而背阴处却比较阴冷,所以有“头上热滚滚,脚下凉飕飕,日照胸前暖,风吹背后寒。”的说法。 拉萨是一个被许多人称为“天堂”的地方。那里的空气清新是目前世界上空气最洁净的城市之一。拉萨的中心是八廓街,八廓街的中心是大昭寺。庙金碧辉煌的布达拉宫是拉萨乃至西藏的象征。山下等身长拜的藏民,他们的一生都在信仰中漫步,衬托出布达拉宫威严高贵。 这是我查到的对于西藏拉萨概况最为简单而且详细的解说了。 但是你会问这和我们有什么关系? 当然有关系,而且关系密切。因为我们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头顶烈日在排练。特别是到了下午,一走进天台,眼睛就被太阳光亮的睁不开。即使我们每天穿着迷彩服把自己捂得严严实实,脸上,脖子都涂上厚厚的防晒霜,也还是被晒的和包青天一样。其实,黑一点儿也不要紧,重要的是我们的脖子上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晒伤,又痛又痒又不敢抓,相当难受。即使卫生队会给我们发放一些治疗晒伤的药膏,但是并没有什么作用。 可即便是在稍动一动就会感觉累,就会浑身是汗的条件下,我们还是日复一日的在这排练。第一是因为没有其他选择,第二这里是最安静,最不会有人到访的地方(这其中的含义,你能领略多少呢。哈哈。)白天这里最安静,夜里就更不用说了。 晚饭过后我们大都会再到天台上排练一会儿,好不容易凉快些,战友们也都非常有精神。每次排练到天黑以后,我们就会集体在这玩耍一会儿。观赏夜幕下的布达拉宫,还有那好似伸手就能触摸到的满天星。缕缕微风吹来,几个人坐在一起说说话,谈谈心,逗逗趣,那时候的时光真的是太美好了。 之所以感觉生活如此美好,不仅仅是因为生活和工作的环境更好了,也不是因为可以按时洗个热水澡这么简单,而是,我们终于接到了上级领导的安排,又恢复了那种紧锣密鼓的排练。为了去看望执勤点上的战友们,我们真的很用心在准备每一个节目。这样的用心,不止是希望每一场演出都能圆满顺利,我们也希望自己能体现出我们存在的价值,进藏的价值。 记得我们每到一个执勤点上去慰问,战友们都非常的热情,除了欢呼声和掌声以外,还不停的为我们献上哈达来表达对我们的祝福。虽然我们准备的都是些小节目,但是他们欣赏的非常认真。那种带着欣赏的眼神所露出的笑容,就像洁白的哈达那么纯净,质朴。 虽然没有演出服,没有舞台和灯光,我们就是穿着简单的迷彩服,有时候甚至只是穿着较统一的便装就出发了。即使我们的装备很简单,只有一个调音设备,两个音响和两个麦克风,但是我敢说,现场演出的效果绝不比在舞台上差。 看着他们因为我们的到来而喜笑颜开,做为一个第二年兵的我来说,真的也很开心。毕竟这是我从未经历,同时又渴望经历的。都说经历很宝贵,但我认为经历中的感悟更宝贵。当我站在一旁和战友们一起观看队里编排的小品时,当我看到很多战友也在默默地流眼泪的时候,我才深刻的领悟到“军中的男儿也有情”这句话,我也才明白为什么管他们叫做“最可爱的人”。 在这样一个太阳之城,在这样一个早晚温差能够相差20度左右的条件下,战友们在各个执勤地点上日日夜夜的守护着。有的在烈日下巡逻,有的在半山腰上站岗。在如今,还在扬言吃遍天下美食,玩遍全国各地的同龄人来说,对于那些崇拜长腿欧巴和小鲜rou的姑娘们来说,又谁会知道他在那里站岗,又有谁会去喜欢一个全身晒的黢黑的兵哥哥。 有一次,焦班长他们从一个执勤点上采风回来说:因为山上的风特别大,战士们在站岗的时候,为了防止出现意外情况都要在腰间系一条绳子而且还要绑在大石头上。就算是吃饭或者换岗的时候,也都要先将绳子系好,才能进行交换。虽然正是十月份,但由于藏区早晚温差太大,所以他们在山上站岗的时候都要备上军大衣。白天的时候晒的流油,晚上的时候即便穿着大衣也会被肆虐的寒风吹的打哆嗦。看着他们土头土脸的样子,着实让人心疼。更何况,他们才是十八九岁的孩子啊。 可就是这些十八九岁的孩子,被老百姓称之为“傻大兵”的这群人,在克服着各种困难,保卫着一方土地的安宁。 更让我们想象不到的是,即使在住宿条件差,执勤任务重的状态下,他们依然不畏艰苦,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对警营的喜爱。在一顶顶帐篷门前我们看到用土堆积起来的布达拉宫;用易拉罐组装成的飞机坦克;用铁丝围起来的鸟巢;还有用石子拼凑出来的跑道等等等等。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虽然站岗的日子很枯燥,但只要有心,只有用心,生活依然可以丰富多彩。 其实不仅仅是战友们搞的战地文化让我们很意外,更让我们惊讶的是他们的内务标准要比我们的内务标准高出百倍。好几十人的大通铺(还是直接住在地板上的那种)床单真叫一个展。被子的质量简直就像是一个人打出来的。洗漱用品摆放的更是整齐,就连牙膏和牙刷摆放的方向都是一致的。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达到这样的标准,真是叫我们惊叹,也让我们佩服。 后来听队长说,很多执勤点上的主官都向他反应,说我们的一场演出比他们上多少教育课都管用,希望我们能够多多下基层,多多给战友们送来精神食粮。 听到这样的话我们心里非常的欣慰,即使有时候一天要赶两场,但是和战友们的辛苦比起来,我们这点辛苦又算什么呢。最主要的是他们那么喜欢我们,如果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