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39章 大明朝堂上的募捐  (第1/2页)
    满朝文武,在大殿之上,个个慷慨激昂,1副忠心耿耿的姿态,让不明就里的崇祯皇帝,感动不已的差点落泪。    殊不知,这帮昏庸腐朽的官僚集团,分明是共同给他演了1出大戏而已。    满朝文武,勋贵皇亲国戚,在这次“声势浩大”的捐款之中,1共所得2十1万两“巨款。”    而这个兵部向辽东调兵之时,得到蓟辽总督王永吉,山海关总兵吴3桂等辽东各镇的回复,则是将士需要1百万两白银安家费用。    此时的辽东尚有蓟镇总兵白广恩,宁远总兵高第,密云总兵唐通,昌平总兵马科,以及势力最大的山海关总兵吴3桂5镇人马。    总兵力达到8万余人,其中吴3桂兵马最多,帐下拥有3万人马,其中更有1万2千关宁铁骑。    各镇人马,在接到勤王诏书后,只有唐通率领帐下1万人马,开拔京城而来。    其余各镇都各自提出了,需要3十万两银子开拔费。    辽东各镇兵马,对于勤王的态度,已然说明朝廷威信尽失。    京城北边的宣府方向,这个时候,其实还有1支5万人的精兵。    这支军队的统帅,分别是宣大总督王继谟,和提督总兵官曹变蛟2人。    但是这个时候,因为李自成亲率的2十万大军,已经包围了大同。    山西总兵周遇吉,大同总兵李辅明,只能据城坚守,陷入苦战之中。    曹变蛟派帐下总兵尤捷、汪翥、张猛、戴茂武多次率军驰援,都被李自成帐下人马打退。    4路兵马救援,不但没有解大同之危,反而折损了上万人马。    宣府提督总兵衙门。    正在忧心大同战事,京城安危的曹变蛟,意外见到了1个“熟人”。    “小的曹阳,拜见大人。”    “你小子跑到宣府了?我记得你在云飞帐下,担任亲兵才对。”曹阳是曹家旁支族人,与曹明、曹贵都是曹变蛟远亲族人。    他们这些人之前是曹变蛟叔叔曹文诏的亲兵,后来成为了朱云飞的亲兵。    所以曹变蛟跟曹阳并不熟悉,若不是曹阳自报家门,曹变蛟都未必能够记得他。    在这样危急时刻,能够见到1个熟人,曹变蛟还是很高兴的。    “你小子这份气度,看来干的不错嘛。”曹变蛟看了眼曹阳,不由点头赞赏了1句。    “云飞现在怎么样了?快跟我说说,这小子现在在干嘛?有没有响应朝廷勤王诏书?”    登莱与宣府相隔不说万里,但也有数千里之遥,在这个车马慢,消息闭塞的年代。    2人1年也就难得互通几封书信。    对于朱云飞这个老表,曹变蛟最初的印象,也就是1个纨绔子弟,性好女色的浪荡子。    直到朱云飞在辽东,建立功勋,在登莱立足之后,曹变蛟这才发现,这个老表不愧有他们曹家将门血脉。    曹阳憨厚的笑笑,拱手恭敬的回答着曹变蛟的询问。    “大人,我家将军已经集结两万人马,已经率军北上勤王。”    “这是我家将军,让卑职给您捎来的信笺,请您过目。”    听到曹阳的话,接过信笺的曹变蛟,也不由赞赏道。    “云飞这小子,看来真的成长起来了。”    撕开密信的曹变蛟,看了1遍手中的密信,微微皱了下眉头的他,随即把手中的信笺,丢入了火炉之中。    “你回去告诉云飞,我曹家世代忠义,我身为宣大提督总兵,我的职责就是守卫京城的北大门。”    “宣府在,我就在,宣府亡,我就亡。”    “大人,你要不要听听,我家将军是怎么说的吗?”曹阳眼中露出1丝惊讶之色的说道。    “不用说了,大丈夫有所不为,有所必为。”曹变蛟摆手1笑,豪气的说道。    “马革裹尸,是我曹家子弟的荣耀,能够与城共存亡,这是死得其所,我曹变蛟虽死无憾。”    “我只有1事相托,我幼子曹德,如今只有3岁,你帮我带走,告诉朱云飞,替我好好照顾他,给我们曹家留下1脉香火。”    “大人放心,小的1定把小公子安全护送回山东。”    曹阳躬身拜道。    他没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