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91章 (第1/1页)
接着,康熙命李玉传谕于众臣,连病得起不来床的佟国维都被抬来畅春园参加会议。 胤祝虽然忙着给弘明做泡泡水,也跑过去听了听。 李玉代传口谕,比他可有气势多了。 “先时拘禁皇太子之时朕并没有跟任何人商量,朕问心无愧、朕之所行完全出于公正无私,群臣未有参与意见,因此朕也不会治罪你们众大臣。但是你们在当初太子言行疯狂时不知道劝谏更不上折使朕知道,这就是尔等怎么也推卸不掉的重罪。 后来诸臣关心储位,也在情理责任之中,朕便让你们保奏皇太子,你们却又糊涂书名,保了一个老大的傀儡。朕想问问你们,你们到底是在怕谁?”2 跪在地上听选口谕的众臣,全都屏息,安静地保持不动的姿势。 话题一转,到了佟国维身上:“舅舅曾说外面的人不知道什么原由都称赞你为当之无愧的国舅大臣,敢于冒死陈奏,但是看看你现在是个什么样子,外间人又将怎么说你?实在是可耻可恶到了极点。朕如果因此就杀了你,又好像是沽名钓誉,因此朕绝对不会杀你,你跟十五说你行事坦荡没有什么可怕的,一切所行皆出于忧虑朕躬,岂非以朕躬为由而推卸而之责任?朕看你现在这迷狂不知所谓的样子,是不是也被人镇魇了?”3 佟国维伏地痛哭:“臣有罪。” 马齐面色惨白,只知机械叩头谢恩。 八阿哥心情亦是极为复杂,他只猜到皇阿玛会把他的所有僭越妄图行为都推到老大身上,却没想到最后还会给他来一刀狠的。 马齐拘禁,让他看押。 严了,此刻还在他阵营中的那些人作何感想? 马齐曾经为了他出了不少力,他怎么能刀棍相向? 松了,跟皇阿玛那里又改怎么交代? 皇阿玛这是让他跟站在他阵营里的那些人自相残杀。 对于别人来说,废太子风波基本上在这次面向全体臣工的传谕之后就结束了,但对于八阿哥来说,这场风波却是才刚刚开始。 他能感觉庆幸的就是,皇阿玛只动了一个马齐。 只是八阿哥还没有被这点庆幸安慰到的时候,王鸿绪被原职解任了,是御前侍卫吴达海亲自去传的圣旨,圣旨到王家之前,谁都没有听到风声。 王鸿绪是户部汉尚书,说一句朝中要员一点都不夸张,但就这么被解任了,皇上连单独召见他一下都没有。 而且明旨令他即刻交接户部事务,三日内遣返原籍,这跟对待罪人也没有什么差别了。 王鸿绪特别委屈,推举八阿哥为太子这件事中,他根本不是主要人物,阿灵阿揆叙还有佟国维的那些儿子侄子,哪个不比他蹦得高。 为什么别人都没事,单单要处罚他? 夜色上来,一顶小轿子停在了李府后门上,有个小厮脚步匆匆地上前拍了拍门,好一会儿里面才打开。 小厮说了句什么,看守后门的老头向外看了一眼,说道:“我们家老爷身子不爽利,刚吃过药睡下了,不见人。” 小厮求了又求,末了还塞给看门老头一张银票,看门老头像是碰到烫手山芋似的抽回手,“你们等着,我进去问问。” 感觉没过多久,那后门又响了一声,看门老头只探出半边身子,低声道:“真见不了,不过我们家老爷有句话给贵府老爷,以后不在朝中喝酒了也要谨言慎行。” 第90章崩溃了 很快,小轿子又乘着夜色远去了,坐在里面的王鸿绪冷笑,枉他们汉官都推李光地为首,这人就是条老泥鳅。 简直是不沾一点风波。 什么又问进去问问,唬弄傻瓜玩意儿呢。 恐怕李光地早就知道他会找过来,提前已把两条锦囊妙计吩咐好了,若是他不坚持见一见,那边什么都不会说。 他坚持要见一见,才提醒他谨言慎行,呵呵。 某些话他总不能跑到大街上跟市井百姓说去,还不是跟他们这些同僚一起吃酒的时候说的,要传出去也是他们传的。李光地个老狐狸,恐怕早就知道他会有今天这一遭了。 其实,王鸿绪也没说什么,他只是在年前的有次酒宴上说了句“虽然万岁爷有复立太子的意图,但观圣心,好似还没有一个最终决定”。 王鸿绪回忆了一下当时的几个同僚,只能认下被啄的这一眼。 他想了想,掀开窗帘对旁边扶轿的小厮低声快速说道:“绕道去八阿哥府。” 畅春园,清溪书屋。 康熙正戴着眼镜计算一道数学题,梁九功走到跟前说:“万岁爷,科远来了。” 康熙点点头,一个身穿黄马褂五官板正的人低头走进来,到跟前打千行礼,梁九功就已经带着人去外面候着了。 科远:“王大人去了李相府上,没见。又去了八阿哥府上,也没见。” 康熙拿笔尖舔了舔墨,说道:“继续看着点吧。” “嗻。”科远正要告退,外面传来说话声,“梁总管,我阿玛这儿不方便?” 科远:这话说的,奴才成了见不得人的了。 康熙摆摆手,科远后退,走到门口时与正在梁九功引领下进门的胤祝迎面遭遇,科远垂首低头,见了礼等这位爷先进去才走。 胤祝又回头看了眼,皱眉:刚才擦身而过的那家货怎么特别有种扫地僧的感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