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50章 (第1/1页)
大家难得看到十五为难,脸上都露出真诚的笑意。 等胤祝写着这边,刚写完的那些就被四爷拿过来,呈给康熙看。 康熙看了一会儿就皱眉了:“八仙过海这些就算了,小刀剌屁股这是什么?” “蝙蝠身上插鸡毛?”十阿哥看了一个,笑道,“十五,你这是都出的歇后语?这是什么意思?” 胤祝:“不是猜灯谜吗?你们猜。” 众人无语,你这算是什么灯谜?都觉得十五今天八成真得挨揍。 这也是没外人,若大臣们都在,家有此子,皇阿玛应该会觉得无颜面对众臣。 康熙倒也不为难胤祝,毕竟他那作诗水平,康熙早就从他的应试试卷中摸出底来了,不过这旁门左道的说起来,还让他这个自诩见多识广的皇帝有些为难。 “你来说说这些都是什么意思?” 胤祝一一指过去:“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蝙蝠身上插鸡毛---算个什么鸟。茅房里打灯笼---找死屎。小刀剌屁股---开眼了。” 这要是换个当爹的,早一脚踹出去了。 康熙却只从此看到十五小时候的生活环境,又愧疚了一波。 不过这个【小刀剌屁股】单说还只觉得粗俗一般,【开眼了】一出,却让人撑不住想笑。 看完花灯,康熙就让儿子们散了。 胤祝顺势跟着需要出宫的哥哥们向外走,然后被叫住了:“十五爷,皇上说您不能单独出去。” 不能单独出去? 胤祝说道:“我和四哥八哥九哥他们一起去东城看灯去。” 魏珠:“您还是去西暖阁亲自请示万岁爷吧。” 最后胤祝没能跟着哥哥们的潮流出去,跟换上一身便服的康熙一起出了宫门。 一走进万家灯火的京城,才知道刚才在宫里看的灯虽然多而精致,跟外面的这灯火的海洋比起来也有点小巫见大巫的感觉。 最精彩的就是各大商行商铺搭起来的由一盏盏彩灯组成的鳌山,还有花灯组成的简单迷宫阵。 人家玩的也雅,鳌山顶上最亮的那盏灯基本上全是高难度对联,而花灯阵虽然简单,却要通过围棋赢得步数。 胤祝看着看着,就觉得自己土极了。 电灯什么的在这里简直弱成了小弟弟。 这每一处精致,都是成百上千年积累下来的中华民族的智慧实体。 审美,在老祖宗这里已经达到了极致。要不是后面几十年的断层,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服装节日文化能与我大种花家相媲美。 一路走过去,胤祝一个灯谜都没猜着,却还高兴地跟掉进米缸里的老鼠似的。 康熙看胤祝只知道傻乐,也受到感染,同时身为帝王,看到这种盛世景象,还有种常人无法体会到自豪满足感。 “李卫。” “量儿。” “大娘。” 走到一个东西向的胡同里,胤祝就看见了正挤在一家布店人群外的李卫和谢无量,又走两步看见了精神很不错的李大娘。 听到他的声音,三人都回头。 不过看到康熙,李卫谢无量都郑重了些,提醒老娘一声,赶紧走出来行礼。 康熙随和道:“在外面随意就好。” 虽然儿子提醒了,李大娘也知道自家儿子的义弟是当今康熙帝的儿子,看到对面胡子有点发白的富家翁模样老头,还是没多少真实感。 这真是皇帝? 怎么那么不像呢? 李大娘小心的打量了两眼,就笑着跟人家打招呼:“老爷子,身体还好啊?” 李卫:--- 他娘虽然还不到四十,但也不至于喊皇上老爷子吧。 哦对,他也喊皇上老爷子,但他年轻啊,而且不像他娘这样,好像跟老小孩说话似的。 康熙都一愣,因为从来都没有人用这种对老者说话的态度跟他说话,当然了有点不高兴。 毕竟在他看来,李卫的娘跟他年纪差不多大。 这被叫老了。 但是也没必要当真,就笑道:“好着呢。大妹子可耳聋眼花?” 李大娘:--- 扭头看自家儿子,这人真是皇帝老爷子? 怎么眼神不好呢? 李卫点点头,跟他娘眨眼,您可别用以前跟村里老头老太处的那一套跟皇帝老爷子相处。 李大娘笑了笑,说道:“我也好着呢,不看着我们家李卫娶老婆生娃,我可不能老。” 康熙:“那的确是。不像我,底下的孙子都是一茬又一茬的了。” 李大娘:这真是皇帝!是了,肯定是皇帝,不然不能说话总逮着人的痛处戳。 李卫笑道:“老爷,”生生把那个子给顿了回去,“这儿有人要把布店所有的灯谜都猜下来,您看看不?” 猜灯谜的是几个举人。 李卫觉得皇上老爷子应该会感兴趣。 康熙果然感兴趣,几名便衣护卫挤开了一小片空地,请皇上过去观看每年京城元宵都有的斗灯谜。 李大娘习惯性拉着胤祝问了问他的近况,因为自来是有什么说什么这般处的,没注意就问了出来:“祝儿,那个真是你爹?怎么看起来还没有我们村那王老头好说话呢。” 李卫捂脸。 李大娘赶紧打嘴,“瞧我这张嘴,什么都说。你可千万别告诉你爹,我说他不好说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