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一章 好好表现 微  (第1/3页)
    姬发神清气爽,走到花园里大笑出声:“哈哈哈哈”    “你有没有看到她的脸色,都快吐出来一样。”    殷郊答道:“岂止,我看她咬牙切齿,像恨不得将你我生吞活剥。”    “不过有王妃在,她也只能乖乖听话。”    “没想到她会如此在乎母亲的脸色,短短一个月,母亲教导有方。”殷郊垂下眼睛,长长的睫毛也跟着微动。    “你怎么了?”姬发忽然感觉奇怪,“平日里应该你笑得比我开心才是?”    “……”    殷郊沉默一会儿,脸色不太好看。    “我方才发现她身上有一块玉佩,可以调动父亲的亲卫。我实在想不到,父亲会把这么珍贵的东西给她。”    姬发也心生诧异:“怎么会?”    殷寿的饕餮玉佩一分为二,另一半可是只有王妃才有,王爷居然……如此宠爱苏妲己吗?    “我刚才头脑发昏,又想生气,可是……可是我一想到你说的话,最终还是忍下了。”    殷郊情不自禁蹙起眉头,心中仍然残留着不知名的恼怒。    “好了,不要生气。”姬发拉住他的手,正色道:“你做的很好,要是生气,又要当着王妃的面吵起来。”    “嗯。”    殷郊脑中思量再三,想到母亲温柔的神情和最近未曾碰面的父亲,又庆幸自己听姬发的话,没有闹得不愉快。    不然,依着狐狸精的性子,说不定,明日父亲就会来兴师问罪。    那是父王的玉佩,他有权安排自己的亲卫的调动权力。即使殷郊自己身为亲生儿子,也无权质疑他的决定。    若是问了,只怕得到的答案会更令人伤心。    殷郊眺望远处的枯木,心中渐渐平静下来,反手握住姬发的手,忽然说道:“今天晚上行不行?”    姬发瞥了他一眼,垂下眼眸:“看你表现。”    “方才不是说我做的很好吗?”    “那也要……”姬发顿了顿,有点不好意思,低声补完了剩下的话。    “也要等天黑之后。”    殷郊看着他通红的耳朵,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正想拥住他好好亲上一亲,就听到不远处传来脚步声,只得作罢。    “学生拜见柯学士。”    殷郊和姬发赶紧松开牵住的手,向国子监拔尖的经术大师行礼。    “不必。”    柯学士已至不惑之年,脾气古怪,对礼节一事烦不胜烦,认为什么名号称呼迂腐至极,对殷郊这个世子也是直呼其名。    “殷郊,我前日要你写的策论,进展如何?”    殷郊恭敬答道:“学生不才,只引用了尚书、论语。朝歌为京,与地方关系复杂。我想,还需要三五日仔细琢磨。”    “多为少善,不如执一。你既已有思路,尚书论语中选一部引用即可。策论要的是以古以术论今,都说半部论语治天下,你要多多权衡。”    “是,多谢先生指点。”    柯学士边走边接着说:“未来几日我便不来王府,你下笔时多琢磨。上回要你写的思追古帝王之治,乃国子监考题,你答得很好。若你还在国子监就读,定能登上榜首。”    “先生谬赞,我还有许多需要学习的地方。”    殷郊本意是想客气客气,结果柯学士毫不犹豫答道:“这倒是。”    这话反而让殷郊愣住了,柯学士接着说道:“你虽下笔千言,但天真有余。事有所至,寄治乱于法术,托是非于赏罚。日后若有机会,多去民间,天下是天下人之天下,治国之道也在于治民。”    “是,多谢先生教诲。”    柯学士评完殷郊,也刚好走到书房,给他出了新的论题,才开始提问姬发。    “姬发。”    “学生在。”    “你兄长何时回京?”    姬发下意识摇头:“不知。”    “唉。”柯学士暗自叹气,踱步不停,“你兄长在国子监就读时,可是难得的经术天才。他两年前殿试的篇目,精彩绝伦,他曾与我说过,所取论术来自孤本。你是他亲弟弟,可有听他说过。”    “未曾。”姬发再度摇头,“不过我曾在父亲书房里发现过殿试类似的篇目。”    柯学士眼前一亮,将他推到桌前,挽袖磨墨:“临摹出来。”    国子监堂堂经术大师为自己研墨,姬发不由得在心里苦笑一声。    哥哥说得没错,柯学士此人执拗,只在乎经与术,旁的一概不理。    过了一炷香的时间,姬发停下笔,“一字不改,全在这里了。”    柯学士迫不及待看向纸张,拍手叫好:“善!善!”    说完这两个字,他面露喜色,拿着纸张快步离开了。    姬发无奈摇头,轻笑两声,到另一旁寻殷郊。    “写的如何?”    殷郊示意他看面前的宣纸,虽然只写下一小半,但也可看出答者的思路:辅以各朝史实,从法理与道德论述各朝制度权威,视角非常宏大,但行文间又不失精准。    姬发点头,赞许道:“写的不错,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那我算不算表现良好?”    看着殷郊俊美的脸庞和眉眼间藏不住的笑意,姬发矜持的颔首:“算。”    殷郊又握住他的手,亲了亲手背:“我真想让这时间过的快一些。    他的眼睛明亮又深邃,这样赤裸裸的注视和直白的话,令姬发不自觉感到心里发烫。    “哼,且等着吧。”    他嗔怪一句,又在殷郊旁边坐下,帮忙研墨:“沉下心来,好好用功。”    “遵命。”    有了世子妃的支持,世子下笔如有神,千言立就。    傍晚,直到下人三请,殷郊才终于肯离开书房,到王妃院里用饭。    姜桓泉的院子很热闹,苏妲己不知跑去什么地方,并不在屋里。相反,多了三位拜访的女眷。    一位是姜文焕母亲王夫人,一位是王夫人亲兄弟的女儿王小姐,还有一位,则是姜文焕的幼妹,牙牙学语的姜小姐。    殷郊携姬发入门,环顾一圈,有些奇怪:“表弟怎么没和舅母一起。”    王夫人笑着答道:“他忙于国子监的功课,抽不开时间。”    “我方才在门外,听大家言笑晏晏,不知有何趣事。”    姜桓泉与王夫人对视轻笑一声,同时看向王小姐,王小姐娇颜泛红,羞得不行。    姜桓泉待殷郊与姬发坐定,才笑意盈盈道:“我们方才在谈论李公子。”    此话一出,殷郊与姬发二人顿时明白过来,这位李公子想必就是姜文焕口中人还算不错的未来表妹夫。    “我听表弟提过,李公子在国子监就读,不知是哪位大人之后?”    姜桓泉笑道:“他祖父是岭南知府,小时候你也是见过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