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青楼 (第1/2页)
围猎三天就结束了,这三天除了一开始十三皇子那件事,其他的都还算顺利。 但夏羿秋的事情还没有结束,他在围猎时答应送大皇子的礼物现在还没有头绪。十三皇子现在听话多了,对老师没有像之前那样抵触,即使夏羿秋不在也能接受新老师。所以,他决定暂时出京城躲躲,顺便临走时叫上了白闵右。 他不认识路。 两人出了京城后,骑着马漫无目的的闲逛。 白闵右:“外面的空气就是新鲜。” 夏羿秋有些好奇:“你不是经常去边塞吗?那里都是大草原难道不比这好?” 白闵右叹了口气,他对那里的印象都是战争时遍地的尸体,实在算不上好。 “那里的环境可不怎么样,边境百姓时刻要提防着游牧民族的烧杀抢掠,我们也要提防他们的偷袭。稍不注意,百姓这一年的就白忙活。也就只有现在这个时候会好些,草原上没有粮食,他们的马匹吃不饱,人也会老实一点。不过,一到春天就是我们反击的时候了,也不能总是被动防守。春天的时候我们也会组织一些小规模的进攻,那个时候正是牲畜繁殖的季节,他们会分散在草原上放牧育雏,即使我们打过去草原的军队也很难在短时间内集结,而且应战的话还会影响牲畜的繁殖。” 夏羿秋:“所以你过完年就要走了是吗?” 白闵右打趣道:“怎么,舍不得我?” 夏羿秋笑笑没有说话。 白闵右:“所以啊,边塞真不是什么好地方。” 夏羿秋:“大将军现在还在那里吗?” 白闵右:“父亲留在那提防有人入侵,有时候还要安抚边境的百姓。如果那年不小心让游牧民族抢走了粮食,百姓没有了生活的依靠,饿狠了有些人甚至敢抢军营的粮仓。” “不过春天的时候我们也会放火烧草原,影响草木的生长。” 一提起边塞白闵右就有说不完的话,他也想讲些有趣的,可是事实远比他讲的残酷得多,是这些一直生活在京城里的富家公子无法想象的残酷。他也知道放火烧草原不好,但游牧民族壮大的后果就是让他们更有底气到中原烧杀抢掠,边境一到冬天饿死更多的人。 夏羿秋也知道连白闵右这样的人对边境的印象都是这样,那现实情况只能更糟。 午饭时间,两人没找到客栈,只好在路边找了个露天茶馆坐下休息一会儿。 夏羿秋看了下四周,“人还不少。”而且看起来年龄不大。 白闵右夹了个包子,“来参加年后的会试的吧。” 这个夏羿秋知道,大夏朝的科举每三年举行一次,全国举人在京城参加会试,考期在春季二月,所以也称春闱。但是: “这也太早了吧?” 白闵右想了想:“还好吧,每次都有早来的。过完年也就快考了。” 他们说话的时候,发现一个长得很好看的小姑娘拎着花篮走进来,小姑娘看起来比十三皇子还要小,但漂亮得有点像假人,进来之后就挨个卖她的花。 在这里休息的大多是来参加会试的读书人,看到一个小姑娘在这种天气独自出来卖花,或多或少都给了些。 不一会儿小姑娘就走到了他们面前:“一两银子。” 夏羿秋看着她手里的干花,说实话,一两银子有点贵,而且他发现小姑娘好像和十三皇子一样不认识钱。她每次到别人面前都说一两银子,可是刚刚有人只给了一文钱她也把花给人家了。 夏羿秋拿出一文钱问道:“小姑娘,这是多少钱?” 小姑娘眼神有些呆滞:“一两银子。” 茶馆老板倒是对此见怪不怪,“她就只会这一句。这小姑娘最近经常来我这,每次有人赶她也不走,就只会说一两银子。也不知道是谁家的孩子,竟然放心让她一个人出来。” 夏羿秋给了一两银子倒也没在意。 谁知他们进城之后,发现路边有很多乞讨的孩子,个个都像刚刚的小姑娘一样眼神呆滞,就只会重复地向路人要钱。 夏羿秋随便找了个路人询问这些孩子的情况,自然是什么也没问出来。 白闵右想了想,“冬天本来就是流民来京的高峰期,他们可能是随逃难的流民一起来的。” 夏羿秋:“那大人呢?” 白闵右一噎,他不知道,不过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