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烈火暗香(五) (第2/3页)
你我不和,何必再来这么一场。” 听罢周深将手附上他的手背,说:“他们那样想是他们,你对我如何我清楚,你我从来没有不和。”他转身去看对方:“不是吗?” 戚哲垂头看进他眼里:“你觉得呢。” 湿漉漉的衣服贴在身上,厚重的军氅也没有办法把身体焐热,山风一吹,更显刺骨般的寒意。 “有些东西演久了,就会变成真的。” 那天晚上新月和大剧院都没有上节目,似乎因为戏迷斗殴的原因,两个名伶都不愿意再撞在一起演出,之后,新月每次有幺蝶的演出都会先出一次预告,随后大剧院也会通知宋素枝新的演出,分别错开。 过完年,戚哲又回了广州,周深则加紧时间出差,先是去了好几趟国外,回来后直奔烟台,在烟台港与南京城来回穿梭,之后又加上了一个连云港,三个地方反复地连线,进秋看着他每次回府邸没多久就要出发去烟台港或者连云港,简直就是个铁打的,跟着的长工和司机都换了两个,但周深却还是容光满面的。 直到立了夏,戚哲准备回府。 进秋接到通知说老爷会比少爷提前回来,她心道到时候估计还得去平良领那梅花糕。 可周深回来当天,在吃饭的堂子里,张管家一脸愁容地走到他身边耳语了什么话,周深本想把最后一口汤喝了,听完却放下了碗,说:“带我去墓地。” 进秋一愣,等老爷走了以后她才从别的婆子那打听到,原来那个做梅花糕的老师傅走了。 快八十岁了,这个年纪走了,似乎很正常。 墓地在老师傅住的地方后方的一座山上,对方早就对周深说过,若他死了,就埋在那。 周深走到墓前,上了三炷香,倒了三杯酒。 张管家在身后垂手等候。 等三炷香全烧完后,周深才终于开了口:“去老师傅家。” 老师傅住的地方是周深安排的,因为安静又隐蔽,所以对方也同意住下了,当初周深在他那打下手打了三个月,才终于说动他继续做梅花糕。 梅花糕是一件事,但还有一件事,周深非他不可。 老师傅确实是宫里出来的,但不是御膳房,是敬事房。他没有子女,一直是孤家寡人。每年一段时间,他会到天津去。 天津静园,住着一位贵人。 周深通过他,和那位贵人也有上一段联系,现在老师傅走了,虽然他也能和静园那边说上几句话,但总归还是有个中介的好。 他和静园那边的生意只有老师傅知道,毕竟天津那边和洋人以及日本人有联系,他能获取非常重要的信息,在这个时代,这样的信息无疑是很珍贵的。 几乎不会有人去关注到这么一个小人物,但往往小人物的行为,却可能如同一只某大洲的蝴蝶扇动翅膀,结果或将引发一个城市的一场龙卷风。 到了老师傅住的地方,张管家走在前头帮忙把院门打开,又走进去把屋子的门也开了,周深走进去,环顾了一圈屋内的摆设,然后走进了老师傅的卧房,熟练地掀开了被子和褥子,掰了一下床头的一个旋钮,“咔哒”一声,床中间出现一个卡槽,周深从里面拿起一张纸,打开—— “北洋将归,中原混战来即。” 周深皱眉,从袖中取出火折子准备把纸烧了,可刚点上一个角,他就觉得不对,赶紧把纸扔地上踩灭了,张管家有些疑惑地看着他:“怎么了老爷?” 周深把已经烧了一半的纸条重新拿起来,看着上面的墨迹,说:“老师傅这有钢笔吗?” “啊?”张管家伸长了脖子。 “这笔迹虽然是他的,但笔不是,”周深眯眼再仔细看了看,“他从来只写毛笔,这是临摹上去的。” 消息应该是真的,但他不是第一个知道的了。 张官家抬头看他,发现周深的脸色很不好。他原先本是戚哲院里的人,但周深当上老爷后,把他调过去做了管家,没想跟着这位老爷也有十年了,他是清楚周深做事背后原因最多的人,也是知道周深心思最多的人,自然也明白他在担心什么。 “老爷,”他轻声说,“您是觉得,委员长已经知道……” 周深深吸一口气:“不清楚。” 如果蒋-瑞元知道他一直背地里在扩张自己的势力和关系,并不忠于他,这不是一件好事,但如果只是这样,那其实还好…… “但少爷那事……”张管家说,“他应该还不知道。” 周深轻点了下头:“不然我现在也不会站在这了,他也不会让阿哲回来。” 随后,两人把老师傅的住处都搜了一下,没再有什么信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