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故事_厌恶自己,从里烂到外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厌恶自己,从里烂到外 (第1/3页)

    x1食“笑气”的年轻人,以瘫痪换10秒快感

    因为大量x1入“笑气”,18岁的刘胜宇得了脑出血,在美国的医院住了两个多月,花了二十多万美金。他和一起打气的nV友杨丹都瘫痪了,坐上了轮椅,不得不结束留学生涯。可就是在去机场的路上,这对情侣还在车上打气。

    全文5532字,约需8分钟新京报

    酒吧中,正在x1“笑气”的人。图片来自网络

    文|新京报记者罗婷实习生h孝光

    编辑|李天宇校对|郭利琴

    飞机从美国西海岸的西雅图起飞,在11小时内跨越8711公里,落地北京。

    今年5月的一天,25岁的韩梦溪坐在轮椅上,被推出了首都国际机场。她身上带着伤口,带着激增的五十斤T重,还带着高血压、肥大的心肌和重度肌无力的下半身。

    同样的一幕6月底再次发生,她的好友杨丹和男友刘胜宇双双坐着轮椅回了国。18岁的刘胜宇被医生诊断为终生瘫痪,已彻底丧失自理能力。

    过去的一年,这三位留学生人均花费几十万人民币,x1了至少一万罐“笑气”。

    这种学名为一氧化二氮的气T,每小罐只有8克,x1食一次能带来十秒的快感,最终却使这些来自富裕家庭的孩子一个个倒下,有的甚至丧失了一生的自由。

    6月30日,韩梦溪一封题为《最终我坐着轮椅被推出了首都国际机场》的公开信,将她经历的一切展现在公众眼前。文中她写到,“那几个月我花了几十万去g这件毫无意义伤人害己的事情,一直到今天我都还是不能独自行走。”

    目前无法确切统计多少人受到“笑气”的危害,但几个细节足以显示成瘾者群T的庞大——近百留学生在网上评论称自己曾x1食“笑气”,有人至今仍瘫痪在床;在国内,许多医院都曾接诊“笑气”中毒患者;一位戒毒研究专家发现,在浙江宁波,甚至有高中生在x1食“笑气”。

    更严峻的现实是,这种气T不属于法定的新型毒品,无论在制度还是在市场上,都处于没有管控的状态。

    而面对这些倒下的年轻人,中外的医生都没有找到JiNg准的治疗对策。

    ━━━━━

    危险气T

    一氧化二氮尝起来,是带着甜味、凉丝丝的味道。

    你可以在面包店、咖啡馆、手术室听到这个名字,被装在小小的罐子里,被用在N油发泡、麻醉手术上。1799年,英国化学家汉弗莱·戴维发现了它的麻醉作用,能使人失去痛感并发笑,因此被称为“笑气”。

    2015年后,它出现在美国西雅图和洛杉矶的中国留学生聚会上。8克的金属罐子,25罐一盒,24盒一箱。五颜六sE、堆积成山。

    年轻人们把小罐里的一氧化二氮cH0U入N泡枪中,直接对着枪口x1气;或是将气T打入气球,用嘴x1尽气球内的气T。

    2016年9月,来自南昌的留学生韩梦溪这样x1进了第一口一氧化二氮,从此无法自拔。

    这种本是美国人喝酒时消遣的游戏,成了留学生们打开的一个“新世界”。

    有人认为,“笑气”流行的另一个原因,在它的昂贵。一箱“笑气”至少200美金,不是所有人都消费得起。正因为此,它成为高消费能力的标志,成为一种地位与财富的象征。

    19岁的x1食者林真真,来自浙江的一个富人家庭,父亲做医疗器械生意,她总结了身边x1食者的特质:基本都来自国内中产以上家庭,他们读的是六七万美元一年的高中,有的nV孩子背Ai马仕,男孩子开法拉利和兰博基尼。微信朋友圈里,都是他们在夜店、宾馆里举着气球的照片。

    在西雅图,“笑气”和食物一样容易获得。它并非违禁品,任何人都可以购买。这为畅销创造了天然条件。很多留学生也做起了外卖生意,整个西雅图遍布上百卖气人,有人的宣传口号是“西雅图环绕仓库,十分钟内任何地方闪到”。

    25岁的韩梦溪一直认为自己不是个坏孩子——17岁时,爸妈把她送出国,这么多年她没碰过烟酒。她知道,K粉、海洛因,这些y毒品是碰不得的。

    2016年9月,她从朋友手中接过小金属罐时,心里想的是,“他们都说bcH0U烟喝酒伤害要小,没事,我就尝试一下。”

    韩梦溪x1食“笑气”的设备。受访者供图

    ━━━━━

    “别人靠氧气活,我靠‘笑气’活”

    几个月后,韩梦溪改变了想法。打气,成了她人生中做过最疯狂的事情。

    接触“笑气”的第二天,她就不想去上学了,开始了长达三个月闭门不出的生活——短暂的十秒里,人的意识会漂浮起来,觉得一切都失去意义。

    微信可以买气,送货上门,那些天她一天要cH0U两箱,超过1000支。随着耐受度的增加,她开始放两三支“笑气”到一只气球里,吹爆炸很多气球,但是因为麻醉作用,嘴已完全感觉不到疼。打着气,她因为缺氧晕过去,睡两三个小时,又起来接着打。

    去年底,父母发现韩梦溪打气,震怒,勒令她去一位长辈家住。戒断两个月后,她独自到拉斯维加斯办事,到宾馆的第一件事,就是联系当地朋友给她买气。事情没有办,她在宾馆里“狂吹了三天”。

    窗外的西雅图冬去春来,韩梦溪对外部世界已经提不起任何兴趣。她也不曾计算,自己已匆匆花掉了60万。

    19岁的林真真b韩梦溪花得更多,她打气,及治疗打气后受伤的自己,花了超过一百万。

    一年前林真真失恋,她希望逃避糟糕的生活,想到从“笑气”里找安慰,并很快上瘾。

    今年4月,她在洛杉矶度过十二天的春假,唯一的活动就是在酒店打气。仅有三次出门,是因为怕打气太多,酒店报警,而换了三次酒店。

    那12天里,她很少入睡,最长的一次睡眠,是因为打气大脑缺氧,昏睡5个小时。后来打账单出来,12天花了五六万人民币。

    “那个时候我一箱气打完了,下一箱还没有送来,我躺在床上就觉得自己是在x1毒,没有气就活不下去了。别人是靠氧气活着,我是靠‘笑气’。”对她来说,打气的时候连生Si都不再重要,“打到20分钟,我Si了,那也没关系,至少我那20分钟都是特别开心的。”

    林真真x1食的“笑气”。受访者供图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