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夜书(凯文日记)_第一篇日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篇日记 (第3/4页)

国的宗主国,但如今从个人财富角度上来说,只能望其项背。

    我在韩国的时候,发现韩国的从业者对人的态度都非常和善。无论是小餐馆的服务员,商店的营业员,航司的空姐,或者是学校的校务,他们的待人接物都彬彬有礼,和蔼可亲,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对陌生人的尊重和信任,并不做作。反观我们中国的工作人员,态度冷漠,拒人于千里之外,似乎随时都做好对来者的反击准备。我常想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差异?是由于贫富差距?我觉得没这么简单。也许正是由于我们曾经受到过太多的伤害,而这种伤害带给我们难以忽视的心理惯性。我们对社会缺乏安全感,我们对旁人有太多的戒备,韩国显然比我们做得更好。

    韩国也有贫富差距,社会矛盾,但韩国人对他们的社会是信任的,对自己的同胞是有底气的。这种底气来源于一种社会共同规则的遵守,而不是竞相破坏。也许我们真正要做的事,正是建立起这么一种社会通则。这个社会通则既明文写在纸上,也真正烙在每个人的心底。我们需要追赶,中国和韩国的差距只能缩小,不能扩大。没有人有权阻碍中国社会的发展,否则难辞其咎。当我们处于一个安全的,规范的,法治的良性社会中,我们才能最大限度的向社会贡献出自己的光和热,并能公平的得到社会的反馈。那种凌乱的,无规则的社会状态只会给绝大部分社会成员带来伤害。

    我们前行的路还有很长很长。韩国并不神秘也没有那么高不可攀。论自然资源,社会禀赋,中国完胜韩国。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们会以一种平视甚至俯视的角度来看待韩国,因为我们本来强大。

    2022年9月21日

    创建时间:2022/10/49:54

    标签:幸福

    记得那年,我乘坐一辆老式的绿皮火车去另外一个城市。那时火车慢,我需要坐一天一夜的硬座,这让我有点难受。走过过道的时候,我发现在火车连接处的地板上挤着好几个人。他们衣衫褴褛,皮肤粗糙,仿若乞丐。他们都是进城务工的民工,可能连坐票都舍不得买,买一张站票就匆匆赶往那个装载着他们梦想的城市。有一次,也是在火车上,我听一个住在四川边远地区的妇女说,他们那里很多人一年的主食仅仅是土豆。她是送她女儿去外地上学的,女孩眨巴着眼睛,好奇的注视着这个她可能从未来过的陌生新世界。

    有时候我在想,到底什么是幸福?是,这么多年,我一直过在一种:举目皆是敌,无处不藏雷的生活中。但我虽没有大富大贵的豪奢,也算是衣食无忧。我又有什么可抱怨的呢?当我们以为生活对我们不公,其实生活已经给予我们很多,只是我们后知后觉。有时候我会想起在精神病院里的我的那些病友,他们可能是真正的精神病患者,他们目光呆滞,动作刻板,关在医院里,难以见到阳光。而我不是还可以在一个冬日暖阳的下午,去公园的长椅上小憩半日。幸福可能只是一种感觉,她不在于飞黄腾达,风头无两。她可能就藏在和谐的阳光里,公园里的长椅上,公寓楼下盛开的桂花树中。

    我房间的窗外正长着一颗桂花树,到“八月桂花香”的时候,沁人的桂花香味会渗透到我刚打扫过的房间里来,这难道不也是一种幸福?我们还要奢求什么?刚才抹窗户时,一只小蜘蛛逃命似的逃离我的房间。我有这么可怕吗?是否生而为人就拥有对其他生命杀伐决断的权力?或者我们本是平等的,我不会伤害你,你也不要伤害我,好吗?

    我不喜欢一花独秀,我喜欢花满园。我不喜欢那种虚荣的个人优越感,我要的是大家都好。记得刚从精神病院出院时,我在路边的豆花摊上买一碗豆花,四川的豆花分咸的和甜的,我买了一碗甜豆花。真甜啦,润到了心里。这样的滋味我至今难以忘怀,也许这就是我对生活一点小小的理想吧。

    2022年9月22日

    创建时间:2022/10/413:56

    标签:青年路

    我小时候,住在成都有名的青年路,那里紧挨春熙路,是有名的商业街。80年代的时候,青年路是成都改革开放的一个窗口:临街热闹的店铺,街上搭的简易摊位,忙碌的个体户,一天到晚拥挤的人流。青年路上诞生了成都第一个百万富翁,称为某百万,一时风光无两。我记得小时候,青年路上经常会挤得水泄不通,似乎全成都的年轻人都会到这里来逛街购物,稍微兴隆一点的店铺,常常人满为患。我就是在青年路上长大的,一直到小学三年级才另搬他处,不过每天中午放学仍旧会到青年路上来吃午饭。我入读的小学,只和青年路隔一条街。

    白天的繁华不用说,一到晚上青年路就开起夜市。从青年路到荔枝巷,一直到春熙路,全是夜市摊位,家家灯火辉煌,恍如白昼。卖衣服的,卖鞋的,卖小百货的,卖吃食的,乌泱泱几条街。一直到晚上9点过,街上才会慢慢恢复平静。这就是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成都的商业盛景。整个经济氛围是活跃的,生机盎然。

    如今,成都的夜市早已取消,但我觉得其实可以划出专门的一块区域来举办早市,夜市。这样既能促进消费,又能为城市增加人气。管理城市不能一味的追求高端,大气,上档次,适当的保留一部分传统商业形态,才是更亲民,便民,友民的做法。以前成都提出要创建国际大都市,世界田园城市,枢纽城市,我觉得不如争做市民最幸福城市。没有每个城市参与者会心的幸福感,所有的宏大图景都是舍本逐末。只有每个城市参与者都享受到城市的红利和便利,才会有为这个城市加倍努力的动能。至于恢复早夜市带来的各种问题,我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我们不能因噎废食,不能懒政,怠政。

    现在的春熙路商圈依旧繁华,但比我小时候的记忆,似乎少了些地气。城市总会在光鲜和世俗之间做出平衡,然后达成一种尽可能妥当的和谐。青年路我已久不曾去,什么时候再能回溯记忆,望向乡里。我喜欢青年路,他是我童年的一部分。我也希望成都越来越好,抚慰我nongnong的乡愁。

    2022年9月23日

    创建时间:2022/10/420:19

    标签:金庸群侠传

    今天秋分,正好下雨,从早上起床一直下到现在。秋霖脉脉,一场秋雨一场凉,天气要一天天冷下去了。到黄昏,梧桐更兼细雨,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我这里没有梧桐,只有窗前的一颗桂花树,在风雨中摇曳着。小时候,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