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9章 酱鸡腿 (第1/3页)
丫丫最后还是进去吃午餐,香辣虾太香,那味道太勾人,等她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扒了两碗粥,碗边也多了六七只虾头。 虾味鲜辣,她细菜,吃一小截能扒几大口粥。 林惠敏说:“咱们得给丫丫找间学校才成。” 汤芫也早就想过这个问题,说:“离开学还有十来天,等爸出院了我去找找。” 丫丫低声地说:“谢谢妈,谢谢姐。” 尽管林惠敏和汤芫一再让丫丫不用这么客气,然而丫丫心里始终感觉怪怪的,她认为自己的到来给大家带来了很多麻烦。 吃完了午饭,汤芫就收拾好饭盒,拉着丫丫准备回去了。 丫丫看了看汤伟鹏,本来挺顺口的一句话,现在却一下子变得吞吞吐吐起来。 她看着依然瘦得见骨头的爸爸,脸上横陈着那些新伤旧疤,有些疤痕是她“捡”他回来的时候就有了的,还有些是被她村子里的小孩欺负出来的。 后来那些伤痕她都能一一说出个来历来,耳边那道是村头二蛋飞瓦片割的,血流得多但很快就好了,就是留了疤。二蛋她妈还说是爸爸去偷人家煨蕃薯吃的时候,把姜当成蕃薯吃了留疤的。 胡说,爸爸会分蕃薯和姜! 右脸那块白就是爸爸去捡人家落下的蕃薯煨的时候,跟来抢吃的黄癞子时被烫的。 爸爸左眼眉毛中段缺了一角,那是磕着砖头,被土医生止了血,当时也缝了针,后来那块眉毛一直没长出来。 说起来,同样的缝针,前半个月爸爸也磕着额头了,那儿就没留疤…… 汤芫见丫丫看着爸爸发呆,就轻轻地搭着她肩膀:“丫丫,想跟爸爸说会儿话吗?” 丫丫心底突然又生出那种恐惧来,赶紧摇了摇头,想说又不太敢说,畏畏缩缩地开口:“爸……我先回去了。” 汤伟鹏像平时一样懵懂地看了看她,也没说话,就点点头。 丫丫说完就僵硬地转身向门边走,汤芫提着饭盒跟在后面,到门边的时候突然也全身一僵,转过身去看汤伟鹏。 汤伟鹏依然是没有说话,林惠敏正给他擦手,他就看着林惠敏傻笑。 汤芫这才又松了松绷起来的肩膀,摸摸头,跟上了早站在电梯旁等着的丫丫。 医院门口还是没看见昨儿的烤串摊,这让汤芫对那个壮汉更加怀疑。 然而此刻她见不到人,也无法跟他求证什么,只好先等车回家。 汤芜在回家的路上都试着跟丫丫多说话,希望能知道多点儿丫丫的想法。 丫丫是个半大不小的孩子了,汤芜觉得丫丫经历的事情,所承受的苦难并不比自己少。 虽然她很想知道这孩子这些年怎么过来的,但她不愿意去揭丫丫的疮疤,毕竟没谁愿意说起这种过去。 车子开出去一个站,汤芜先起个话题:“丫丫,你想从学前班读起,还是从一年级读起?” 丫丫八岁,按七周岁就可以入读学前班来说,应该是读一年级读起。 汤芜上辈子不少客户的孩子是七周岁就读一年级的,学前班不读,七岁前他们的孩子早花钱请家教给塞了不少知识了。 丫丫偏了偏头,阳光下她的头发显得更黄了,眼睛却折射出一层光来,说:“我想读二年级!以前我经常跑去村里的学校听课,有个姓李的女老师给了我一整套一年级的课本!” 汤芜一方面有点惊讶,另一方面也很欣慰,丫丫是个特别有主意的,这让汤芜高兴之余也有点疼——这孩子这么懂事,大概平时也没谁会考虑她的感受吧。 她知道,丫丫过得并不开心。 汤芜说:“那好,jiejie尽量帮你找找!” 丫丫开心地笑了起来,嘴巴刚咧开又赶紧伸手捂着——她左边门牙旁边的牙齿自己松脱了,刚长了一点牙头,现在那儿还是缺一个洞,她每次笑都伸手去捂。 汤芜被这小姑娘逗乐了,说:“姐回去给你做酱鸡腿吃好不?” 丫丫傻眼,酱鸡腿啊,好好吃的样子,就是不好撕啊! 但她还是体贴地点点头,说:“好!” 酱鸡腿各个地方的做法是不一样,有的是风干的,有的是煮的,也有的是腌的,卤的适合口味重的人,汤芜最后选择了卤的。 她打开“菜谱”,买了新鲜rou嫩的鸡腿,又买了一些桂皮、花椒、干辣椒、八角、香叶和白芷。 只要做rou类,葱姜蒜都是必不可少的去腥、提香味的调料。 做卤味绝对不能少了上色的老抽,再加上添咸味的红烧汁。 为了卤汁味道更好吃,味道更独特,汤芜考虑了一下,买了点十三香。 所谓“十三香”就是指13种各具特色香味的中草药物,包括紫蔻、砂仁、rou蔻、rou桂、丁香、花椒、大料、小茴香、木香、白芷、三奈、良姜、干姜等。 虽然是叫“十三”,但是里面的成分远不止十三样这么多,这就是为什么里面有些材料跟汤芜买的材料重复了,她还是想买的原因。 材料一买好就会自动传送到离她最近的锅里。 汤芜一揭盖就能看到皮薄rou白的鸡棒腿,她在每只鸡腿上斜着切几道,把鸡腿洗净,开水里过一下,再用凉水把结成黑色的血块冲走,这么做是为了让鸡rou更结实。 本来为了更好入味,放冰箱腌制一个晚上最好,不过汤芜临起意要做,她考虑着腌个一个小时也成,反正丫丫跟自己现在都还不饿。 她把卤汁拌好,就把鸡腿放进去,盖上盖子。 丫丫上楼看电视去了,她给庄时泽去了个电话。 电话刚响一声就被接了起来,汤芜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