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ater1冷空气 (第2/2页)
通补贴、酒店住所都是由合作方负责。一想到自己的身份是客人,他便心安理得靠回椅背,再次将脸缩回围巾里,开始假寐。 如果孟祈安能看到宁屹洵此刻黑青的脸色,可能会选择立马跳车。 手中攥着的奶茶被人大力抽出,孟祈安吓得心跳漏了一拍,他紧张地屏住呼吸,没敢睁眼。 宁屹洵大发雷霆之前最好装死。 “不想喝不用勉强。”宁屹洵声音平淡,他从车窗外收回手,劲瘦的手筋骨明显,搭上副驾椅背。 孟祈安没敢出声,依旧紧闭着眼装睡。 宁屹洵突然俯身凑近,呼吸喷洒,鼻尖甚至快要碰到他脸颊,仿佛要把他看穿。 演技还是这么差。宁屹洵看着他夸张得皱起的眉头,心说。 温热的呼吸扫过孟祈安耳尖,孟祈安紧张得手心渗汗。他把头埋得更深,心跳到嗓子眼。 啪嗒一声,安全带扣上。 孟祈安如释重负,他手反扣在膝盖上,试图擦掉刚刚冒出的汗。 宁屹洵坐回主驾,一言不发启动油门。 孟祈安住的酒店是望京市数一数二的私人酒店,他住36层,位置视角极好,站在落地窗前能俯瞰整个望京市的夜景。 上司劝说孟祈安接下本次合作,他起初是犹豫的,因为需要出长差,他嫌麻烦。而且望京是全国一线城市,消费和居住水平比起他所在的雾城要高得多。 但投资方说,只要他同意前往望京跟组,合作方可以满足他一切合理需求。包括报销他的酒店、上下班的通勤、生活餐补费用等等。合作方极力争取这次与他合作的机会,孟祈安认为性价比很高,便同意了。 如果他当初知道合作方工作室的老板是宁屹洵,他在望京的一切开销都要从宁屹洵的钱包里掏,就算他们开出再诱人的条件,他都不会接下这个合作。 懊悔,真的很想撞墙。 孟祈安所在的公司是一家互联网影音公司。他是项目文案组的组长,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影视剧本创作及改编、剧情游戏文案撰写、大型活动文案撰写等等。 他很喜欢这个工作,因为基本上不用和人交流,也可以弹性坐班,只要按时上交文稿就好。 孟祈安入职时公司不景气,业务一般,因此他只能通过接外包副业多赚些外快。 他这些年一直在坚持文字创作,或许是因为没什么朋友,他只能通过文字来抒发自我。起先是随笔诗词和故事,后来是中长篇的故事创作,有幸收获了不少喜欢自己的粉丝。 他转而投身音乐创作领域,不少粉丝虽然意外,但依旧表示支持。 他近年来参与合作的歌曲都在发行不久后大火,在音乐领域小有名气后,许多有名望的公司都向他抛出橄榄枝。其实不止在音乐领域,其他有关文字创作的项目也纷沓而来。 他一下子接不了太多,想了想,和上司沟通后,便将项目引荐到自己公司。 公司人才众多,但奈何经营方法较老旧,依靠先前积攒的人脉发展业务远远不够。有了孟祈安牵线,公司逐渐强大,不再有珠玉蒙尘的苦恼。 虽然孟祈安这些年靠自己攒了不少钱,已经足够他还上那笔,或许本来并不用还的巨额债务,只不过他目前还不知道要通过什么渠道把钱打给那个人。 山寻月影工作室是业内实力和名望都在线的音乐工作室,特别是在做系列企划方面。不仅歌曲内容创新独特,制作的效率质量还高,是近几年影视方选择的炙手可热合作方。 孟祈安先前对这家音乐工作室有好感,不仅因为他们产出了大量高质歌曲。还因为在流量为王,无数网红口水歌热行的当下,他们依然能做到不降低效率追求热度,兢兢业业做好音乐。 更让人欣赏的是,他们工作室对所有公益性的合作邀约一律无偿。例如呼吁关注留守儿童、关爱残疾人、反校园暴力、保护地球、动物这类内容的制作。只要是有能力和想法的策划邀约,他们都不会拒绝。 但他没想到,这家音乐工作室,是宁屹洵开的。 宁屹洵成为音乐制作人他并不意外,他们双方在见面之前都没有认出对方,是因为他们俩在工作时都习惯了用艺名对接,他们的艺名和本名并没有太大联系。 没想到弄巧成拙。 保时捷打着双闪转了个急弯,孟祈安捂着胸口想要干呕。 一阵剧烈急刹,耳边响起刺耳的刮擦声,车辆在酒店门前堪堪停下。 孟祈安本就坐如针毡,他急不可待地解开安全带,恨不得自己会飞。 “谢谢宁老师,再见。”孟祈安朝他礼貌点头,拉开车门跨下车。 他执意用这个称呼,不知是刻意跟自己还是跟谁过不去。 宁屹洵没应答,降下车窗透气。他又从烟盒中夹出一支烟,掏出打火机点燃。 孟祈安听到火机推开的金属声,顿住脚步。 想了想,他现在并没有资格开口劝他。孟祈安将冻得发红的手插进棕色毛呢大衣口袋里,加快步伐。 没走几步,他忽然喘不上气,胸腔被窒息感搅成一团,心跳跟着他的步伐加速。不知怎的,他的胃部开始痉挛抽搐,眼前的景物失去焦点,天旋地转之间,他脚步虚浮,眼前漆黑一片,他头部着地,发出“砰”地一声巨响。 “孟祈安!”宁屹洵听到动静,紧忙掐掉手中的烟,冲下车朝那团倒在地上的影子飞奔而去。 孟祈安意识模糊的最后一秒,听到宁屹洵大喊他名字的声音。他不受控制的思绪又飘回昨日,他见到宁屹洵的场景。 他将那场突发事故列入此生不愿再想起的尴尬事件之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