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海苍龙-首卷:风起_第十一回、凤翔千里(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一回、凤翔千里(一): (第2/2页)

“林国显”。

    在“胡帅”胡宗宪,以及其後之接班人,戚将军的努力不懈下,最後全团贼夥尽数被剿灭。

    因此,这个出身海贼世家的林阿凤,从小便立志,要恢复家族过往荣光。

    在得到师父无霜子点拨後,林凤更是痛下决心,日夜勤修苦练,也才为今天这般内力修为,奠下深厚根基。

    崆峒武学刚柔兼济,当然也有许多Y柔奇巧路数的武技,但当初无霜子就已看出,少年圆澄的资质与秉X,所以因材施教传授给他的武艺,全都是以雄浑刚猛着称。

    最为江湖人士知晓的,便是那震山伏虎拳与八卦断云掌,这两套武功讲究的是实打、实拿、猛攻、严防,以劲道、内力取胜。

    当时,初入江湖的林阿凤,少壮拳猛,再加上那种以命相拚、至Si方休的气势,一时之间东南半壁难逢敌手。

    这套武功路数,刚好也对一官的口味,他同样喜欢这种粗犷霸气、虎虎生风的功夫,相对於圆觉所教那种规规矩矩、老实巴交的拳法,一官练起来自然更是卖力许多。

    不过,圆澄当然也知道按部就班、循序渐进的道理,还是从入门的三十二路长拳教起。

    不过,更让一官有兴趣的是,圆澄在东洋、南洋闯荡时,学会的许多异域武学,b如南洋暹罗国*的暹罗拳*,圆澄教了一官一些,其讲究力量与敏捷,发力要流畅,力量要充沛,攻击时猛烈狂暴,不顾一切下重手,这与崆峒派失传已久的七伤拳,倒有几分神似,而其身法又有几分像少林的象形拳,不过可能是那里的动物,也与中土不太相同,所以招式看起来诡秘异常,让人防不胜防。

    圆澄也卖弄了几招B0泥国*的席拉*,一官看着感觉与暹罗拳有几分相似,猜测两者间或有相互影响。

    还有琉球国的“泊手*”,讲究柔韧与借力,其中以贴身的摔、拿、锁、绞等招式着称,其与武当道家武功路数,较为接近,但他们更讲求力度与劲道,与中土道门武学所讲求,虚实相应有所不同。

    圆澄一边教一官武功,一边讲解这些武功,相对应各门各派类似武术的异同,与其间的优劣。

    这让一官更为佩服,原以为凤师父就是个粗鲁莽汉,没想到他不但在本门武功下过苦心,练出了火侯,更还博学杂练,海内外各式武学,也都说得头头是道。当然也有他不会的,他就说:「在东洋有个扶桑国...」

    这个一官熟悉,他在狐狸师父的故事里,常常听到,便应说:「就是五峰船主,很受到欢迎的那地方。」

    五峰船主在海上,是人人景仰的前辈,圆澄当然也知道,便点头应着:「对,这扶桑国,有一种武士叫忍者,他们所练的武功叫忍术。这种忍术结合了格斗、暗器、伪装、隐藏、轻功、幻术、毒物与爆破,各式技法相互结合成一种功夫,我暗暗观察多时,却一直没办法窥得其中奥妙。

    还曾经遇上过几回,实在对付不来,所以你以後,若是遇到了这类人,千万要小心再小心...」

    在圆澄教一官武功时,圆觉也三不五时一旁听着,过去他与圆澄,总是没说几句话就杠上,所以从来也没在武学上彼此深入探讨,现在他也才知道,原来圆澄不只功夫底子深,而且所知还如此广泛,而且看他用自身原本的武功套路,也都还能演示几下,其他地方的功夫招式。

    一官的武功才刚入门,当然看不出来,但圆觉却一眼就看出,这圆澄不管展示哪种异域功夫,都挟着一GUnongnong的崆峒味。

    原来,圆澄还是用崆峒的内功心法,来运使各式各样的招式。圆觉暗暗笑在心里,但也不说破,一方面他了解,一门武功练到化境,一招一式早已融进举手投足间,想要回避都无法全然隐匿;另一方面,他觉得一官有兴趣,学得开心便好,说破了反而坏了一官的学习兴致。

    也正因如此,圆觉除了基本功外,也不再多教一官自己的武功,因为他知道武功在JiNg不再多,只要真正掌握一门武学的JiNg髓,其他招式都只是外在的技法。

    他认为一官还只是初学,若不能专注T悟出一门武学JiNg髓,教他其他再多招式,也只是添乱,真正对敌交手时,是发挥不出威力的。所以,圆觉不再多教一官武功,也是出於一片良苦用心。

    --------------------

    *暹罗国:今之泰国,当时正处於阿瑜陀耶王朝的纳黎萱大帝当政,是古泰国的一段昌盛时期。

    *暹罗拳:MuayBoran,与今之泰拳有所不同,是今所称的古泰拳。

    *B0泥国:今婆罗洲岛上一古代国名,也书为“渤泥”或“浡尼”,即今日汶莱达鲁萨兰国。

    *席拉:Sit,发源创始於七世纪,今人称之印尼拳、马来拳、南洋拳,所指皆为此。

    *泊手:琉球古拳法的流派之一,今天空手道的原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