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 (第2/3页)
的不愿意跟他继续争执下去,只好心不甘情不愿的改了。 他才笑笑地接着说:?很好!这是你自己改的,好好加油啊。你可以回去了,顺便找六个人过来写,写完之後,每个人都再找六个人过来写,写到整个国三生都写完,这件事交给你办啊!但是不可以张扬,你要私下办好这件事情喔!? 天啊,你这老狐狸,可以再Y险一点没关系欸… 我走回教室的路上,还隐约可以听到扫地班级对我的窃窃私语,不过那都无所谓啦,当作没听到就好。 我只知道这件事会让我很难做人。我到底要不要直接请老师广播叫他们一个一个排队来写啊?这样每个人都有写到,可他又不要我张扬。 这存心让我难做人啊!你怎麽每天事情那麽多还不忘折磨我啊! 谁知道一个b赛能让我从平凡的学生,晋升成为校长室的常客啊? 不知情的人还以为我做了什麽,一天到晚老往校长室跑。 後来,我胆子也越来越大,还每天都跟他斗嘴,没事也喜欢往校长室跑,反正他也不排斥看到我,我也不排斥看到他。 但也确实,我并不排斥每天去办公室帮他泡咖啡,那是我在这间学校得不到温暖,唯一可以停留的地方,也成了我留恋这间学校的最後依恋。 为了让他喝到更好喝的咖啡,我开始询问mama,怎麽泡的咖啡会b较好喝,尽管只是茶包。mama只说这种东西,泡久了就会了,不用特别学。 我开始会控制热水、温水、冷水的量,要泡多少,过多过少,在他还没进来就已经凉了,也不好喝,太烫他又说喝不下去。 要让咖啡的味道留存的刚刚好,不会因为水量而流失原本的香味,也是一门大学问。 渐渐的,我泡咖啡也泡出了心得。心情好的时候,咖啡香就会十分的明显,闻起来也会特别的好喝,而心情不好时,泡的味道就会多了一点苦涩。 我不晓得他有没有发现,後来我泡咖啡其实都是用心情去泡,而没有再像之前那样还会特别去控制水量和时间。 国三的生活,我没有b以前更快乐,但也确实藉由课业,我忘记了很多不快乐的事情。 雅庭老师离开前,在我的书包里放进一张我和她的合照。 也许这是她留给我唯一想起她的东西吧?她还有想到我,我心里就已经感到十分的温暖了。 读书读累的时候,我会看着我和老师的合照,看着我和老师一起得到的奖状、奖金。 那笔奖金我始终没有存进我的户头里,因为这笔奖金是我最舍不得花掉的钱。 这是我第一次知道失去一个对自己那麽重要的人,是那麽难受,是那麽不舒服,甚至想要努力去找回她。 在校长室的这一年的时光,我也和打扫班级的人混熟了。 在这一年间,我也跟他们班导混熟,所以後来我都会去找他们班导问理化的问题,额外再跟老师约时间。 虽然他们的风评不好,但认识了他们,我才知道:原来这世上还可以有这麽可Ai的天使。 跟他们相处毫无心机,他们的烂漫让我彷佛置身桃花源。 里面的人群是那麽的善良,而他们就是这样的人。 我渐渐地和他们熟悉,也跟他们玩在一起,有时候会跟他们闲聊几句。他们都很聪明,有几位後来都上了不错的学校。 而国三这一年,却也是我面临感情最复杂的一年。 这是我第一次恨自己的桃花那麽旺。 国三除了课业要冲刺之外,学校也有安排技职的课程,而我参加了餐饮的课程。 当时我在护理、应外、普高的的圈子里,转不出去,一直不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麽。 後来我想说反正去玩一个学期也没关系,也没有什麽太大的损失,如果顺利的话,可以顺便拿个名次回来,当作备审资料也不错。 而刚好的,我的好闺密,琇,也选了一样的课程。 所以我们在那里的一个学期,我们简直是形影不离,她走到哪,我就跟到哪,而我也在这里认识了我的第二个恋人。 十一月初,因为我太过渴望Ai情的降临,也舍不得别人这样追我追得很辛苦的样子,所以我答应了一个男生的追求,弘。 但那时的我还不晓得,我其实还很喜欢源。 他是国乐社的学长。我一直以为只要我答应了弘的追求,我就可以忘记我曾经喜欢那个学长的事实。 但现实总是残酷,和他在一起的时光,我并没有放下源。 但我已经尽力的去好好Ai这个,眼前这个Ai我的人,我也尽力的回报给他相等的Ai。 每次见面时,弘的身上总带着nongnong的香味,我不懂他为什麽要刻意遮掩身上的菸味还是酒味,反正我都知道不是吗? 那时的我,还不喜欢另一半会喝酒、cH0U菸,包括现在,我也不喜欢另一半会做这样的事。 那是在我谈过第一场四年的懵懂恋Ai後,我再一次碰感情。 但可笑的事,总是一直在发生,尤其在我这个人的身上。 我们在一起的时候,弘牵着我的手时,我想的是源;弘吻着我的脸颊时,我想的是源;弘像个孩子依偎在我身上时,我想的是源。 这样的感情哪能维持多久? 不到一个月,我们就分手了。 1 最後是弘提出的分手,因为他喜欢另个学妹。 後来我得知弘其实也没有对我多忠诚的时候,我只是觉得,不过就是两个人在错的时间,刚好碰到彼此,把彼此当作未来恋人的练习对象罢了。 对於他的无缝接轨,我并没有感到太悲伤,当然还是有消沉一阵子,只是後来把注意力都放在了课业上。 因为我知道我们俩并不适合。光是面对人生的态度,就有着天壤之别,要走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