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武皇第一女官_功过(女王汇聚的时代...)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功过(女王汇聚的时代...) (第2/3页)

且关闭广告拦截功能并且退出浏览器模式

    还是媚娘轻轻推她一下:“小沃,要迟了。”

    姜沃才回神,连忙往外走,路过正门口日晷后看了一眼,发现自己确实是迟到了。

    好在姜沃现在已经不是职场新人了,她已然摸到了很多上班诀窍,比如越是迟到,越要做出云淡风轻正常姿态。走进去的时候越要大大方方,姿态自然到旁人都觉得:嗯,姜太史丞一定是有事要做,是有缘故的来迟了,所以这般从容。

    她从容走进去,就见大堂中一片肃静,太史令李淳风正站在最中央训话。

    听到脚步声,所有人的目光都齐刷刷转过来看姜沃。

    姜沃:……

    李淳风其实还是挺满意的,小徒弟也算半出师了,虽迟到了却还是一派白云孤飞清风明月的姿仪。

    于是只看了姜沃一眼就轻轻放过,然后继续训话道:“太史局内,若有人敢私下在外乱言天象,莫怪我不容情,直接送与刑部与大理寺论罪!”

    原本看姜沃的众人,又像向日葵一样刷的把头甩回来,面对李淳风,然后齐齐应是。

    姜沃赶上了训话的小尾巴。

    听师父这意思,太史局里有人心思乱了,在外跟人议论起天象来了?

    且说李淳风方才的话还真不是吓唬人:姜沃也是进了太史局才知道,在现代热爱观星是天家的苗子,但在古代,若是没有官方授权,热爱观星就是下大狱的苗子了。

    律法中是有明确规定的:“观天画地,诡说灾祥,妄陈吉凶,绞。”[1]

    太史局这种官方认证过观星部门,其内官员出得门后,也不可妄议星象。

    当然,要是闭门掩户私下里说几句没人知道也罢了,要是公开发言传播起来,必是要论罪的。

    近来朝局实在诡秘,不少人想从天象不吉入手,顺理成章让太子下台。

    因此李淳风于太史局内三令五申,每过几天就要重训一遍,给众人紧紧弦。

    除开‘生员’这种学生外,太史局正式官员只有二十八人,也是取二十八星宿之意。

    此时数十人一齐听训,大气不敢出。

    直到太史令李淳风离开气氛才松动起来。

    姜沃就听周元宝跟旁边人道:“谁敢在外面乱说呢?万一再叫袁仙师和太史令给卦出来,岂不是找死?”

    上司是玄学宗师神机妙算,真令人压力山大。

    一回头见了姜沃,周元宝立刻眼巴巴起来:“姜太史丞回来了?有带好吃的点心吗?”

    姜沃摇头,又道:“明儿给你带吧。”她倒是有事要问元宝同学。

    周元宝的嫡亲哥哥就在鸿胪寺,姜沃便问他:“听说新罗国的使团来了,来做什么呀?”

    她不能上朝,消息总不够灵通。

    周元宝一听明儿有宫正司的特制点心吃,立刻搜肠刮肚,将自己知道的那些消息都倒出来给姜沃:“听说是来求援的。新罗被高句丽打了,他们打不过,来求陛下出兵的!”

    姜沃特意去找了舆图看。

    高句丽虽然名字像高丽,但其实是辽东一带,而后世说的思密达国,此时正三国分裂,小小一块地盘挤着‘百济、新罗和加耶国’,三个县城大的地方总是彼此打来打去不说,还经常会挨北边的高句丽或是隔海的倭国的打。

    “陛下才不会出兵高句丽去帮新罗女王的。”刘司正在听说了新罗使团的要求后,头摇的像拨浪鼓。

    唯一一个能理解他的,就是崔朝,还一年半载的回不来!

    姜沃早让小爱同学把筹子进账调成了金币掉落的声音。

    李治眼睛很明亮,听媚娘说话时就更带了一种赞同的光芒,越发显得眼清如泉。

    果然,二凤皇帝直接因病没见新罗使团,只是通过鸿胪寺发表了下意见:哦,新罗被打了啊,那朕派个使团去高句丽吧,跟他们说一声最好以和为贵。

    与此同时,姜沃也接到了旨意,皇帝身边最信重的宦官云湖亲自来传的口谕:“上回文成公主出嫁,从九成宫出行那日天高晴爽不说,江夏王还道一路顺遂,会见吐蕃王的那日,更是碧空万里——可见太史丞算的吉期都好。”

    说完不等李治再说什么,媚娘转身离去。

    新罗使团原本不肯走,想要继续在此盘桓磨一磨大唐出兵,鸿胪寺被缠的受不了,又送了两次折子,把二凤皇帝给搞烦了,直接表示:守不住自家国土说明君王不行,要不我挑个人去继承你们新罗王位?

    媚娘却低了头,声音轻的像是鹅毛落在地上一般:“只是,我再不用正午顶着日头出门了。”

    这新罗善德女王大概也被高昌国的衰气传染了,派使团来的很不是时候。

    他先对媚娘点头,又道:“武才人善思我已知道了,但姜太史丞,我原以为她只醉心星辰天象,真不知她在政事上也有此见识。果然是袁仙师一眼看中的弟子,心有识量。”

    “咱们家中长辈都是经过前朝末年的。”刘司正转头对媚娘道:“令尊可不就是最先从龙的功臣?那时候民不聊生,可不就是隋炀帝横征暴敛,还三征高句丽的缘故,辽东啊,死了多少人!”

    只能是人命堆出来的。

    于是她直接去门口迎接晋王——这迎接的是晋王吗,不,这迎接的是行走的宝箱啊!

    媚娘可是很爱惜自己小命的。

    今日正巧见了媚娘,便拿这个热门话题来说。

    何况隋炀帝杨广,也实在是个酷烈人物。

    姜沃行揖礼:“臣职所在,必尽心为之。”

    两人往往只说一盏茶时长的话,便会各自散开,这次说的原有些久了。

    媚娘手里握着小猞猁毛茸茸的尾巴,听李治这么问,便道:“不尽然。”

    新罗使团这才灰头土脸跑路了,生怕真的救兵没请到,倒是请回去一位天可汗封的新罗王。

    现在又卷土重来,人人都将他的过失拎出来骂了再骂。

    媚娘告辞欲行,李治略一犹豫却轻声道:“武才人留步。”

    姜沃都想象不出以现在的技术和生产力,是怎么这么快建造出来的。

    国家大事,储位传承最要紧。

    1

    比如此刻,云湖传达了二凤皇帝的赞赏后,她脑海中又响起了五十根筹子的进账音效。

    姜沃对唐朝到底有没有打过高句丽记不太清了——主要是大唐盛世,实在是武德充沛,哪个将领手下没有个灭一国的战绩,都不太拿得出手似的。

    而李治见姜太史丞竟然已经等在了门口,心里暖洋洋,迅速给出了红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