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章 (第1/1页)
等我再醒来已经是一天后,医生告诉我,我的腿需要一年的康复期。两天后我才看见新闻,特大地震,上万的同胞死于灾难中,这是不可抗力的天灾。 清醒后,我问母亲:“宋纪恩人呢?” 她支支吾吾:“他、他在前线。” 整个人像是被重锤击般,半响哑着嗓子问:“他怎么在前线。” “他说答应你的都要做到,他这个人也真是还不让我告诉你,你说这不是胡闹嘛!这几天大大小小的余震……” 我听不见母亲絮絮叨叨的话,饭卡在喉咙,胃部剧烈抽动,上万次的余震可想而知有多危险! “你在手术室的时候,你有多少在,他便有多少在,你要是一缕青烟走了,他也随你去了。你心也够狠的,醒了两天才想起来问,人家为了你的一句话赴汤蹈火的啊,咱做人可不能昧良心呀小东,纪恩mama哭成泪人,亲自给儿子送行,你说说……” 母亲的话句句扎心,她走后。我颤抖的拿起一旁的座机拨通了他的电话,意外的接通了。 “东东?” “嗯。”我如鲠在喉。 宋纪恩轻快得笑了:“等我消息。” 电话被掐断了。 接下来的每一天,我都是无比煎熬。我怕有消息,又怕没有。反复看新闻报道,不肯错过每一条消息。 救援即将结束,几千的灾民从安置点回家,即使那个家支离破碎。生与死,苦难和灾祸,都在这场地震中体现开来。 我还活着,除了上天眷顾,还有宋纪恩与死神生死拼搏。 终于在灾难的第十天,他回来了。 彷徨与等待,焦灼与惶恐,都在见到他的一刻烟消云散。 “园子中学不在地震带上,大部分学生和老师都获救了。”他顿了顿,眼神中难掩疲惫和痛苦:“对不起。” 我握紧他的手,却也说不出安慰的话,痛苦在心里滋生。 除了必要的饭局和需要出席的会议,宋纪恩一刻不离的守在我身边。雯静常来,她又漂亮了,见到我,客气地问,陈先生,最近身体恢复的怎么样? 我表示还不错,谢谢她的关心。 李泽瑞也来过,带了补品,张口就是不着调:“小东东,死里逃生感觉如何?” 我索然无味扒拉碗里菜:“死里逃生算不上,生不如死倒是真,医院的饭太难吃。” 李泽瑞愣了一下,开怀大笑:“想吃什么,我去给你买。” 宋纪恩锁上手机说:“你别勾他。”李泽瑞连忙摆出告饶的姿态。 在修养两个月后,宋纪恩耐不住我的苦苦哀求,驾车带我回学校看看。 一路上触目惊心,太阳xue下的青筋怦怦跳动,我紧咬住后牙槽——倒塌的房屋还未重建,电线杆倒在废墟中,嫩绿的草遍满山间,人们在那片荒芜中重拾希望。 越过山岭,再见到熟悉的村落,如废弃般的中学,临时搭建的落脚点,我再也忍不住,在宋纪恩的怀里嚎啕大哭,这是对毁灭性灾难的恐惧。 宋纪恩搂着我的肩膀,忘记吧,忘记了,才能重新开始。 我们悄然离开了。 回去后,我从江畔搬到了宝润苑,这是个别墅区。这次我接受了心理医生和康复师的治疗,宋纪恩说得对,忘记才能重新开始。 一年后我再次离开了,回到大山,正式入职园子中学。 被破坏的山体上覆盖了新的嫩绿,沿路村庄里都是新建的房屋,园子中学的教学楼也在重建,一片生机勃勃。生活的苦难总是突然降临,又被时间冲淡,反反复复,不死不休。 同年的十二月,在皑皑白雪的长白山,玫瑰铺满的雪坡上,他身着滑雪服单膝下跪,说:“你问我究竟为什么会爱你,我总在真挚的感情面前嘴笨,说一见钟情太假,说日久生情又太复杂,就好像本就该爱你,像滔滔江水永远自西向东流般的自然规律。我从前不懂情爱,不懂忠诚,不信宿命,直至遇见你。” 他顿了顿,拿出戒指继续说:“陈耳东先生,无论顺境或者逆境,健康或者疾病,富贵或者贫穷,我都将毫无保留的爱你并且只爱你,直到死亡。” 我浑身颤栗,半清醒半疯癫得在燃烧,他炙热的眼神将我的灵魂融化,或许是巍峨的雪山使我眩晕,或者是嫣红的玫瑰花瓣刺到我的眼角,又或者是鼻尖沾满了相爱的味道,我带上了戒指。 支教四年后,我离开了大山。上级对乡村学校的大力扶持以及大学生村官的到来,使得学校和村落都有了巨大的变化,这里不再需要我,我回到了属于我的地方。 后来如他的誓言般,我们从未分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