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第一兵法家_第一百七十九章 始知阵法根本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七十九章 始知阵法根本 (第2/3页)

麽,某不知道啊。关羽想着。

    於是,关羽正sE说到,“为何用锥阵,不用方阵、长蛇,羲儿不妨自思量之。”

    关羽是被问的答不上来了。

    李孟羲以为,关羽是要鼓励自己思考呢,他明白了,这就回去,好好琢磨琢磨,锥阵在破阵这方面,和长蛇阵与方阵有何不同,有何优异处。

    有乡勇给关羽牵来了马,李孟羲也回到车驾,行军走了。

    ——

    车上,有笔有墨有纸。

    在颠簸的车厢中,李孟羲拿纸,画了简单的一些“涂鸦”。

    大的长方形,是方阵,小的三角形,是锥阵。

    细长的,尺子一样的阵型,是长蛇纵阵。

    那麽,这三个阵型,到底,差别在哪?

    李孟羲盘腿,手臂支在膝盖上,手拖着下巴,冥思苦想。

    最明显的区别,是形状来的。这一眼就能看出来的。

    但,形状的区别,在破阵时,又有什麽差异呢。

    阵法相接之时,和破阵之时,李孟羲分辨不出锥阵和蛇形阵有何高下之分。

    (那……破阵之後呢?)李孟羲突然想到。

    锥阵是破阵用的吧,可破阵之後呢?

    难道站着不动吗?

    当然不是。

    破阵之後,等敌军溃败,自然是要追杀敌军的。

    “敌军溃败的话……”李孟羲眉头几乎皱在了一起,他低着头,用笔在纸上画着。

    溃败时,若是交战的人数够多,多到单个人数可以忽略不计,在此情况下,溃败自然是从双方士兵接触的地方开始溃败。

    冷兵器时代,受制於武器长度,双方作战的士兵只有最前方的两三排人。

    假设,一个极限大的锥形阵,击溃了一个极限大的方阵,那麽,方阵溃败,溃兵溃散的方向,应是从锥形阵的边缘,会像水一样向反方向溃散。

    於锥形阵,溃兵中心是一个大的不停膨胀且远离的巨型三角形,三角越膨胀便离锥阵越远。

    於长蛇阵,方阵的溃兵组成一个大的不停的膨胀且远离的长形,越膨胀离蛇形阵越远。

    而破阵一方若是追击,处於阵中的部分,自然能紧贴着敌军追上去。

    而还在阵外的部分,若要追击溃兵……

    李孟羲手指来回沿着两个简易几何图形的边缘m0索着,李孟羲像是魔怔了。看着看着,李孟羲突然瞪大了眼睛。

    他突然明白了差距在哪了!

    1

    或许锥阵和长蛇阵破阵能力相彷佛,可在溃阵能力,也就是击破敌阵後追杀敌军,把战果扩大的方面,长蛇阵远不如锥阵。

    我军从中间切阵而入,敌军成左右两个方向溃逃,那麽我军未接敌的第一列,需要立刻分兵左右去追敌军。

    第二列一样。

    第三列一样如此。

    ……

    而锥阵越往後,横列越长,追击溃兵时。

    这就相当於拿着一个三角尺横着往缓缓开启的电梯里走。

    电梯在缓缓开启,三角尺往电梯间里平移。

    尽管电梯门在开启,空间越来越大,然而随着三角尺不停电梯里平移,三角尺的两个边之间的也在不停的增大,因此三角尺也会不停的撞上电梯门。

    这置换在战场之上,缓缓向两侧开启的电梯门,等於向外溃散的溃兵。

    1

    而三角尺,等於不停前突的锥形阵。

    此为,追击提前量。

    锥形阵哪怕只往里一个劲突,列长逐步递增的後列也能不停的追上溃兵,而根本不用让锥阵掉头去追。

    锥阵只要狠命前突,长长的越来越长的後排,就等於是在追击左右溃散的敌军了。

    敌军向左右溃一步,锥形阵後列向前也进了一步,後列b前列多了一些人,多出的阵列长度,刚好让横列水平线上最外围的两个人,刚好又追上敌军。

    敌军再溃一步,锥阵继续前突一步。更长的後列又向前一步,後列又长一截,又刚好追上溃兵……

    用简单的电梯门来模拟,那就是三角尺往电梯门里平推,两个边会不停的撞到电梯门,等於每新加入的一列锥形阵的横列,都能追上敌人。

    纵然无法追上,也因为锥阵後列左右有跨度,相当於其实已经有了向左右追的提前量,更容易追上溃兵。

    人力充裕的情况下,b较变态的锥形阵,最後一列横列的长度,甚至要b敌方方阵还要长了,巨大的提前量下,若是横列包抄,甚至能直接迎头拦住溃兵。

    而长蛇阵,一点向左右追击的提前量都没有,一点都没有!

    1

    突然想明白了一切,如拨云见日,茅塞顿开。

    李孟羲长舒了一口气。

    (我宣布,锥阵为破阵第一强阵!)李孟羲在心里宣布到。

    锥阵破阵能力第一,溃阵能力也是最强。

    想明白了其中原理之後,李孟羲在心里把锥形阵列为最犀利的破阵阵型。

    哪里又用的着他宣布了,历代兵法家早已从理论和实践上弄明白了锥阵的作用,不然传世兵法中又怎麽会把锥阵设为基础阵之一?

    虽然,李孟羲好像做了无用功。

    他耗费无数脑细胞,拽掉了数根头发,才想清楚历代兵法家所划定的破阵和攻击用的锥形阵,有很强的破阵和攻击能力。

    有套娃之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