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古代中国分裂史03 (第1/2页)
古代中国分裂史03 平壹尘richard两三话: 公元301年至公元460年 五胡十六国时期, 以匈奴、羯、鲜卑、羌及氐为主的五胡在中国北方范围内相继建立的国家, 魏晋时期,胡人大量内迁, 由於晋廷的虚弱和胡汉矛盾, 五胡在八王之乱後纷纷举兵,史称五胡乱华, 在西晋灭亡後, 华北地区战火纷飞,掠夺与屠杀不断,经济受到严重摧毁, 影响了中国的社会、经济、民族、文化、政治、军事等发展走向, 永嘉之祸带给人民巨大痛苦, 大多逃难到凉州、辽东以及江南地区, 使这些地区的经济文化渐渐繁荣, 在诸国混战期间, 前秦皇帝苻坚一度统一北方, 但在南征东晋时, 於淝水之战惨败, 其後各族於关东及空虚的关中叛变,加上东晋北伐, 前秦全面崩溃,北方再度混乱,北魏立国後, 经过拓跋圭、拓跋嗣及拓跋焘的经营, 最後於公元439年统一北方,进入南北朝时期, 五胡十六国之十六国,主要包括: 一、前赵、後赵, 二、前燕、後燕、南燕、北燕, 三、前秦、後秦、西秦、夏, 四、前凉、後凉、南凉、北凉、西凉, 五、蜀, 平壹尘顿了顿说: 现在让我们看看五胡之乱兴亡概况 公元304年至公元329年: 匈奴族早自西汉宣帝受呼韩邪单于之降後,匈奴已开始和汉人杂居, 东汉初年,朝廷置南单于於西河郡,後南单于徙其庭至左国城, 董卓乱起,匈奴屯聚於河内郡,种族日盛,大部散居於汾水流域一带, 曹C平定河北,分匈奴为左、右、南、北、中五部, 晋武帝时,匈奴内徙者仍众,并州於是成为匈奴聚居之地, 公元304年 刘渊汉王,建立政权,刘渊是南匈奴单于的後裔,掌控了匈奴五部,八王之乱中起兵反晋, 公元308年,刘渊Si後,刘聪杀Si继位的刘和,自立为帝, 公元311年,攻破洛yAn,俘晋怀帝,史称永嘉之乱, 公元316年,刘聪派遣刘曜攻破长安,俘晋愍帝,西晋灭亡,中国北方第一次为异族占据,尽管汉政权占据着北方中原地区,但是刘聪只是名义上的共主,各将领割据一方, 公元318年,刘聪刚刚去世,汉政权就发生了内乱,靳准杀Si继位的刘粲自立;镇守长安的刘聪族弟刘曜也自立为帝,迅速镇压了靳准, 公元319年,刘曜改国号为赵,史称前赵、汉赵, 公元319年,手握重兵的石勒自封为赵王,脱离了前赵政权,所建立的政权称为後赵, 公元328年,石勒擒杀刘曜,次年将刘渊後裔诛杀殆尽,前赵政权灭亡, 後赵政权是匈奴对汉族的最後一次反扑,尽管消灭了西晋并一度占据中原地区, 但是统治阶层的权力斗争导致前赵迅速灭亡, 少数民族政权依靠武力迅速扩张,也因权力纷争而迅速凋零, 十六国大多数国家包括後来的辽金元政权都因内讧而衰落, 奴隶制下的少数民族政权缺乏强有力的中央机构,因此难以长久, 公元303年至公元349年: 羯族为匈奴别支,随匈奴入中国,散居於上党郡的羯室,他们又称羯胡, 公元302年,氐族的李特发动流民起兵,於次年建元,在攻打成都时战Si 公元304年,李特之子李雄於攻下成都,国号为"大成"李雄Si後,统治阶层陷入到了权力纷争不断,国力衰微,东晋的桓温率军消灭, 公元319年至公元351年: 後赵是羯族首领石勒建立的政权, 石勒原是匈奴贵族刘渊的部将,战功卓越,歼灭西晋主力 公元318年, 刘聪Si後,前赵统治阶层分裂,石勒趁机拥兵自立, 公元319年,自称大单于、赵王,建立後赵政权, 公元329年,後赵政权兼并前赵,次年石勒称帝, 後赵政权占领了除了辽东、河西外的全部北方领土,石勒Si後,石虎篡位,hUanGy1N无度,统治阶级、民族矛盾尖锐, 石虎Si後,後赵政权争夺皇位,大将冉闵尽杀石氏子孙及羯胡, 公元350年建立冉魏政权, 公元351年灭亡後赵, 冉魏是汉人建立的政权,仅存在了三年灭亡了,不计入十六国行列, 冉闵推行种族灭绝政策,五胡之一的羯族几乎被屠戮殆尽,迅速衰微, 公元337年至公元370年: 在五胡中种落最大,亦最远离中原, 匈奴内附,鲜卑据其故地,迅速发展, 东汉桓帝时,鲜卑酋长檀石槐曾为中国大患, 三国时,鲜卑部族分立,重要者有慕容、宇文、拓跋等, 鲜卑部族遍布於北边,自辽东直到河西,其亦以农业为生, 在西晋内乱以及前赵、後赵逐鹿中原之际,鲜卑慕容氏迅速崛起, 公元337年, 慕容皝自称为燕王,成为割据政权,占据辽西, 慕容儁灭冉魏称帝,几年後占据中原,与前秦平分h河流域, 慕容暐即位後,前燕击败桓温的北伐军,前燕、前秦曾与东晋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随後统治阶层内斗迫使名将慕容垂投降前秦,前秦藉机吞并前燕, 公元320年至公元376年: 前凉是汉人建立的格局政权, 公元301年,张轨被晋朝封为凉州刺史,Si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