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女兵的回忆_正文 三 情系高原 云海天边(37)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正文 三 情系高原 云海天边(37) (第2/2页)

大人的,还有孩子的,他们一口同声,大声呼喊着:中国加油!中国加油!

    中国加油!中国加油!忍不住和他们一起呼喊的我突然热泪盈眶。虽然我的声音并不大,可是心中早已汹涌澎湃。我多想回头看一眼这如火如荼的场面。可是我不能,我只能这样感受着,感受着它的神圣和热烈。

    就这样,在一阵欢呼声中,我们送走了期待已久的传递盛世。等到我们集合带回的时候已经中午十一点多。不管我们付出了多少,只要奥运火炬能够平安的进行下一个传递,我想,身为军人的我们,就是值得骄傲的。

    虽然在回去的路途中战友们都很疲累,但是圆满完成任务的喜悦依然能够赶走疲倦的面容。我们一路唱着凯旋归来的军歌,斗志昂扬。

    这是我们在离开借住支队之前做的最后一件有意义的事儿,除了深感荣幸,它也成为了我生命中一次意义非凡的人生经历。

    提到离开,我们也是相当有福气的一群人。因为这一次,我们是跟随机关大部队,一起住进了宾馆。

    说到宾馆,你可千万不要误会,我们可不是去住什么单间或者标准套房。部队没有那么阔气,也不可能如此奢侈的消耗经费,更何况我们还是来执行任务的。所以,除了宾馆的基本设施以外,里里外外没有多余的一张床,一个人。

    我们住的是由床铺拼凑起来的大通铺,吃的是炊事班班长们做的大馒头。虽然卫生标准苛刻到让人头脑发胀(白床单铺的要和白纸一样平;携行包和背囊,边边角角都要体现出棱角;被子就差没用发胶定型了。)但是比起在支队的日子,这里简直就是天堂了。我们再也不用来来回回的提水,再也不用大晚上的到下楼上厕所。终于脱离了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帐篷,男兵们的脸上也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所以,这里的条件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超幸福的。虽然,我们依旧没有找到一个适合排练的场地。

    眼看着伙食是一天比一天丰盛,我们越发担心自己一天比一天肥胖。即使,每到吃饭的时候都要告诉自己要控制,控制,有什么好吃的也要控制。可是,原谅我没控制住。

    说道自己贪吃,其实我也没吃什么(偷笑,嘻嘻。)每天,每周都是按照菜谱吃着炊事班班长们做的饭菜,除了那几道在特定时间才会有的菜以外,真的没有什么是值得特别期待的。就我个人而言,那会儿最能让我满足,甚至每天早饭都渴望吃到的就是馒头里面夹上炊事班做的特色辣椒,外夹一个鸡蛋放里面,如果再放一点老干妈,哇,那味道简直是太好吃了。好吃到每顿至少我都要吃上两个馒头。

    哈哈,作为一个舞蹈演员我确实有点放肆了。不过,这几乎是我们每个女兵都爱的美食,不止我一个人哦。

    再说,这也是沾了机关领导的光,不然,我们也享受不了这么好的待遇。可是,即便在吃住方面得到改善,战友们也因此开心了不少。但是,对依然找不到合适的排练场地这个状况,让我们又再次陷入迷茫。

    我们在宾馆的各个算得上宽敞的地方都排练过。比如,宾馆的大厅;餐厅;楼房后面;顶楼;甚至阴天下雨实在没地方排练的情况下还在楼道里练过功。每日每晚我们都像一群搬家的老鼠,到处蹿。

    到处窜是一点儿也没瞎说,但是我们也是有两个固定的场所。一个就是战友们吃饭的餐厅,一个就是几乎没有人会到访的顶楼天台。

    每次去餐厅排练的时候,我们都要先将桌子椅子搬开,挪出足够的空间之后再开始排练。看着炊事班的班长们把饭菜都端出来之后,在将桌椅按原位放好。

    其实,能有个餐厅让我们排练已经很好了。虽然我们每天都要负责打算卫生,虽然要整天面对一股油腥味,但是风吹不着,日头晒不着的日子,总要好过以前那个有闷有热的样板桑拿房。

    当然,除了餐厅,我们最经常排练的地方就只有天台上了。与其相比,我对那儿是真喜欢,也是真头疼。

    喜欢是因为在天气风和日丽的时候空气新鲜,视野开阔。最大的满足就是站在天台上可以一眼望到布达拉宫的背影。面对这座雄伟的建筑,想到虔诚的信徒,那儿总是能让我原本可能浮躁的心安静下来。

    那为什么会“头疼”,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因为那个大大的太阳。

    番茄说:感谢打赏的各位作者,收到大家的支持,番茄深表感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