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乡之客_24:唯一抓到的小马儿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24:唯一抓到的小马儿 (第1/2页)

    “她对我的期许,是不要出现在她眼前。”

    李相逢被这一句话震得不知所措,宋与还失落的眼神直击心魂,嘴唇一张一合,喉管被宋与还的眼泪烫坏了,他不知道如何接话——因为自己的mama大概也是这般想的,所以她离开了。

    手腕上似乎还留有guntang的掐痕,正在生气的“小兽”在胳膊三厘米外背对着他,李相逢主动贴过去,“小兽”就往床外挪,快掉下去之前,被他一把扣着肚子捞回床中间。

    他闭上眼放纵自己往宋与还后背靠近,鼻尖抵着他的后脑勺,鼓起胆子替他做决定:“不去看演出了,东方老师那边要是没有课,陪哥哥去找工作吧。”

    宋与还被他扣着就不再动了,李相逢问他好不好,宋与还慢吞吞回了一个“喔”,过了一会儿突然问:“你是不是也想阿姨了?”

    母亲?她刚离开那几个月,李相逢日日夜夜都想,之后慢慢习惯了,就当她出了一个没有归期的差,再加上忙碌的学业和工作,渐渐只会偶尔想起她,今天看见梧桐树,心底自然会念着她,她不是个称职的母亲,但李相逢除了她,再没有其他可以想念的血缘亲人。

    他实话实说:“偶尔会,不知道她今年会不会回家过年。”

    宋与还转过身,手指勾着他的衣摆,语气有些委屈,认真地说:“她和我mama一样,不是好mama。小哥想我吧,我长得好,会得多,永远是你弟弟,也会永远和你住一起。”

    李相逢语塞,第一反应是想说“好”,回味了一遍,又觉得宋与还这话说得实在太孩子气,宋与还怎么会和自己永远住一起,现在的他羽翼未丰,被缩在小小的衡城,等再大一些,天高海阔,任其翱翔。

    宋与还捏他手臂要他快答应,小腿缠着他的腿,深怕他脱离自己的掌控,整个人还往他怀里拱:“我有手艺,以后可以造房子造船,古典乐器和西式乐器,不说全会,大部分都会,可以去崔阿姨的工作室混个伴奏,我还可以教别人画画,给游客画也行。”

    不惜把边角料的优点都算上,给自己加码:“我还会片鱼切rou丝,炒菜缺不了我,也可以当技术工,家里换灯泡换水管都是我,实在不行,可以去电影剧组杂志社毛遂自荐,混口饭应该不难……以后我们一定不会过得太差,小哥想我吧,不要想阿姨了。”

    李相逢被他拱得快到床边了,伸手把他后背上滑的衣服往下扯扯,说:“你就在我身边,还要怎么想?别和小猪似的拱我,我快掉下去了。”

    宋与还松开手,气呼呼地说:“空闲的时候可以想我,吃饭可以想,回家路上也可以想,你说偶尔想阿姨,这些都换成我。”

    李相逢哭笑不得,隔着衣服拍打他后背,连说三个“好”,感慨一句:“靓靓,你会这么多啊。”

    宋与还不是学而不精的人,有兴趣的东西会抱以极大热情,花大量时间去摸索和学习,确保每样学细学精,例如片鱼,菜刀的手感和雕刻木料的刻刀不同,手指割破无数次,就为了片出薄如蝉翼的鱼片,琼姨是国家特一级厨师,对他的鱼片夸赞不已;有些明明有极高的天赋但喜爱度不高,比如古典乐器,程大师手把手教,拿他当关门弟子疼爱,可他不想再寄人篱下,还用最坏的方法毁了所有学员的乐器,从城堡高出欲往下跳,幸而被当地直升机救下,当天就被程大师撵送回国,三令五申要他不许对别人说是他的弟子,隐隐是逐出师门的意思。

    李相逢从他身上得到一点启发,他也想拥有一门安身立命的手艺,未来的方向需要摸索,现在很晚了,所以他摸了摸宋与还的后脑勺,说:“睡觉吧,靓靓。”

    “那说好了,你只想我。”宋与还贴着他的颈窝,手指松开衣摆,直接探入他的衣服里抱紧腰,两人像两尾阴阳鱼,紧密缠连在一起。

    这个要求太苛刻,李相逢自知无法做到,所以他没答应也没说话,只是有序地拍打“小兽”的后背,等到“小兽”睡着,他才慢慢进入梦乡。

    第二天一早,李相逢用琼姨提前包好的饺子和包子做了早餐,宋与还边吃边把自己的手表和他互换,吃饱后才坐车去上课,李相逢背了一只书包,里面装了一把雨伞,一本记事本,一包纸巾和一壶灌满热水的保温杯,准备碰碰运气找工作。

    他把小区门牌号还有地标地址记在小本子里,出门之后将附近的公交站摸清楚,再去最近的一站地铁站晃悠一圈,主要目的是记下站名和线路以备不时之需,其次是想看学生办交通卡是否有折扣。

    自助办卡机上没有优惠政策,他就问了站在安检处的警察阿姨,她告诉李相逢:一个自然月内使用交通卡或者大都会APP,一个自然月内满70元,之后坐地铁可以打9折,公交不打折。

    衡城大部分的交通设施都对学生有优惠,而且优惠力度很大,李相逢暗叹上海的消费真是高,一边慢慢走出地铁站,他暂时不想办交通卡,他心里还是想坐公交通勤,地铁进站,即便只有三五站也要三元,公交就好一些,票价一元起,带空调的通常是两元/人次。

    他决定,工作给的钱要是多,就办一个交通卡。

    理发店的招人广告换成了回乡过年,李相逢没气馁,继续往下走,宋与还吃早饭的时候告诉今天的行程,他下午一点左右回家,下午在家上两小时的网课,晚上五点左右,出发去老师家吃饭,他让李相逢在四点三刻前到家汇合。

    李相逢想,走太长的路是要出汗的,所以给自己规定四点半就要回家,洗个澡再去吃饭。

    连轴走了两个小时,餐饮店愈发密集,大概是走到商圈了,但没有愿意招他这样的短工,也遇到过几块招人广告的招牌,今年经济不景气,冯叔管的铺面走了两三户,上海也不例外,上头的广告单最新的一条还是三天前的。

    上海今天的风很大,李相逢裹紧棉服,不断搓自己的耳朵,水壶里的水快喝完了,一眼望去,有一家装修精致的咖啡店,还有一家便利店,他决定进便利店买一瓶水再要一壶热水。

    便利店开了空调,刚进来还是会觉得冷,他等付钱的客人都走了,才走到收银台边取了一瓶矿泉水,付了两元,才麻烦收银叔叔给他装一壶热水,谁料叔叔白了他一眼,不情不愿接过水壶帮他装热水,李相逢做好了心里准备,还是觉得有些窘迫,接过水壶后低低说了一声谢谢,转身离开时没注意,差点踩空门口的台阶。

    相逢坐在绿化的边缘上慢吞吞地喝热水,冯叔教过他,素质不以地域划分,出来干活得把脸皮裹得厚厚的,捡着好的,向上的学,坏的,骂人的,就当对方放了个屁!

    他把水壶扣紧,拍拍屁股上的灰,拨开笼罩内心的阴霾,继续往下找工作。

    中午遇上一家包子店,店里最便宜的就是馒头和花卷,李相逢要了两个馒头,上海的馒头秀气,小小的两只,放一块儿才和他巴掌一样大,他只好多买一个,老板热情地问他是不是刚上完补习班,下午还要去上,李相逢愣了一下,立即点头,道了一声“谢谢”,就找地方吃中饭去了。

    宋与还到家后给他打电话,窸窸窣窣似乎在换衣服,问他中午吃了什么,李相逢说买了馒头,宋与还让他回家吃饭,琼姨做了他的份,又问他在哪里,让小蒋叔叔过去接,李相逢忙说:“我都吃上了,琼姨做的当夜宵吧,或者我明天再吃。”

    手表那边传来脚步声和推门声,宋与还对琼姨说了几句话,又转回他这儿:“我给琼姨说了,明天给你做好携带的三明治。”

    “哎,那帮我谢谢琼姨!”李相逢喝了一口水,温水顺着食管落入胃囊,觉得今天的风也不是那么冷。

    宋与还问:“琼姨今天做油焖大虾,你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